徐继红收藏的青砖
一位市民收藏一块出自上世纪40年代的亳州老街墙砖,上刻“谭刘二家此墙均用”字样,体现了老街邻里之间的共享互利和契约精神
58岁的市民徐继红生在亳州老街,长在亳州老街,对老街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现在他已从白布大街的老房子搬出来了,但还是经常会到老街走一走,并拍摄抖音视频展现亳州老街的美景和历史文化。
近日,他联系到本报记者,表示自己手中有一块民国时期的砖,是八步六条街翻修时,一位瓦工送给他的。3月19日,记者来到八步六条街,见到了徐继红和他收藏的那块老砖。
记者看到,这是一块长方形的青砖,长20多厘米、宽约10厘米,砖面上刻着繁体字“谭刘二家此墙均用民国卅三年四月立”,字体是红色的,部分颜料已经脱落。背面有白色的粉印。徐继红说,他刚拿到这块砖时,背面有白色的粉笔字,背面的字和正面的字是一样的,只是多年过去,粉笔字已经看不见了。
徐继红说,这块砖过去是砌在八步六条街上一面墙里的。2014年2月底,政府对八步六条街一些老商铺进行翻修,工人们在白布大街与八步六条街交叉口处翻修一面两间商铺连接的墙面时,将墙上的砖拆了用原砖重砌。工人们施工时,徐继红在旁边与一位来自外地的瓦工闲聊,这名瓦工突然从墙里发现了这块刻字的老砖。“他说‘师傅,给你一块砖!’,我接过来一看,还真是个老物件。”徐继红说,这块砖当时是砌在墙里面的,并不是砌在墙面上的。
徐继红小心翼翼地将这块砖保存了起来。“从字面意思可以推测,这是谭刘两家的一个契约。两家共用一面墙,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将这块砖作为契约砌在墙内,则避免了日后因此产生纠纷,显示了老亳州人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之道。”徐继红说,现在刘家人依然在此居住,对于谭家人,大家并不知晓,只知道刘家隔壁的那户人家姓赵,现在赵家的那间商铺已经被政府打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播间”。
“一块老砖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徐继红说,在亳州老街诸多街巷中,名气最大的就是“八步六条街”,短短十多米的距离,白布大街、炭厂街、帽铺街、德振街、爬子巷、水门关街在这里交汇,相传只需走八步,就能从街这头走到那头,也因此形成了“八步六条街”的奇景。现在没人知道这两间商铺在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经营着怎样的生意,但可以想象那时候的老街,一定非常热闹。
“几年前,有人出钱要买这块砖,我不能卖,一直保存了七年,但是如果我们的文化部门需要这块砖,我愿意献出来。”徐继红说。
(记者曾莹莹文/图)
新闻推荐
畅通律师来信来电来访“绿色通道” 亳州市三部门联合出台《亳州市检律定期会商工作机制》
我市三部门联合出台《亳州市检律定期会商工作机制》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