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亳州 今日蒙城 今日涡阳 今日利辛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今日亳州 > 正文

玉米“籽粒直收”悄然兴起 在方便农户的同时,减少玉米收割和加工环节的浪费现象

来源:亳州晚报 2020-09-29 08:2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在方便农户的同时,减少玉米收割和加工环节的浪费现象

“如果玉米能像小麦一样,收上来就是籽粒,那该有多省事。”这个被农民盼了多年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9月25日下午,记者在谯城区赵桥乡秋收现场看到,玉米收割已经实现了玉米“籽粒直收”,这种新方式不但方便了农户,而且减少了收割和收获过程中的粮食浪费。

籽粒直收真方便

“7亩多玉米,产了10300斤玉米籽粒,卖了8050元,没想到来钱这么快。”谯城区赵桥乡双楼村的村民李井存开心地说道,现在收玉米、卖玉米是真省事,7亩多玉米连收带卖只用了一个下午就结束了。

李井存今年种了16亩玉米,分别在三块地里,由于玉米收割机是分片收割的,他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收完。之前的8亩多玉米,李井存收的是脱皮后的玉米棒。运到家里后,还要装进编织袋,码放起来,等到春节或者明年再拉出来脱粒销售。

在李井存的院里,记者看到了堆放的玉米。他苦笑着说,他和老伴花了两天的时间才装完290袋子玉米棒,每袋平均54斤,一万多斤的玉米把他累得够呛,“听说第二天有雨,我们头天晚上干到夜里十二点,我喝了两瓶啤酒,累得倒头就睡。”

新式收割受青睐

记者了解到,双楼村的玉米鲜籽粒收购是从9月25日下午开始的。在收购现场,前来销售玉米的村民络绎不绝,李杰就是其中一位。他是特意从河北省唐山市回家收玉米的,打算种了小麦就走,“收籽粒多省事,谁还收玉米棒呢!”

在双楼村玉米收割现场,65岁的李永勤和儿子特意从市区赶回家里,收割2亩玉米。和不少村民一样,她也选择了籽粒直收。她对记者说,她和儿子现在都住在市区,儿子工作比较忙,她负责接送孙子上学放学,时间比较紧张。这是李永勤第二次来到玉米地里,第一次是几个月前种玉米时来的。

“现在种地真方便!”李永勤说,以前,玉米收后还要运回家晾晒,今年连晒都不用晒了,可以直接销售鲜籽粒。在价格方面,玉米鲜籽粒达到了每公斤1.56元,无论是产量还是价格,都让她觉得非常满意。

新技术助力增收

过去,村民图省事,将刚刚收上来的玉米棒卖给收购商,李井存说这并不划算。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他的经验,10斤玉米棒能出8斤籽粒,玉米棒的价格是每公斤1元,籽粒的价格是每公斤1.56元,籽粒能多卖1.24元,多出不少钱。

为什么村民以前不卖籽粒呢?在双楼村收购玉米籽粒的焦魁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焦魁对记者说,不是村民不想卖,而是没人收。鲜玉米籽粒水分大,如果不及时处理,只要一天的时间,就会起热变坏。

“我们合作社现在有了烘干设备和籽粒直收机,收鲜籽粒的条件已经成熟,所以今年开始收籽粒。”焦魁介绍说,从收购情况看,村民对销售玉米籽粒的热情非常高,这不仅能节约村民的秋收时间,还能减少加工和晾晒环节的浪费,助力农业丰收。

(记者李鹏文/图)

玉米直收减轻农民劳动量

新闻推荐

“以新换心”升级居民幸福感 今年亳州市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即将完工

今年我市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即将完工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退役军人招聘会2020-09-28 09:57
猜你喜欢:
评论:(玉米“籽粒直收”悄然兴起 在方便农户的同时,减少玉米收割和加工环节的浪费现象)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