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绪年间,安徽亳州仙源县考生王致和进京赶考,不幸名落孙山,闲居会馆。欲返故里,怎奈囊中羞涩。无奈之下,只得在京暂谋生计。
王致和的家庭原来并不富有,其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时乖运蹇,便动了重操旧业的念头。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了几间房子,购置了一些简单用具,每日磨上几升豆子,做些豆腐,沿街叫卖。
时值夏季,有时卖剩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又不甘心扔掉。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找了一口较大的坛子,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渐渐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待到秋风送爽时,王致和又重操旧业,再做豆腐来卖。蓦地想起那坛腌制的豆腐,连忙打开坛盖,一股臭烘烘的气味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成灰色,拗下一小块用口尝尝,觉得臭味之下,却蕴藏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请邻人品尝,都称赞不已。他给这种豆腐起名叫“臭豆腐卤”,简称“臭豆腐”。谁知这种臭豆腐一上市,竟供不应求。王致和也生性幽默,他在他的臭豆腐店门两侧挂上这么一副对联:
可与松花相比美敢与虾酱作竞争
横批是:臭名远扬
王致和还写一首名曰《臭豆腐》的诗:
名言臭豆腐,名实正相当。
自古不钓誉,于今无伪装。
扑鼻生奇臭,入口发异香。
素醇饶回味,黑臭蕴芬芳。
珍馐富人趣,野味穷者光。
既能饫饕餮,宴饮亦无双。
省钱得实惠,赏心乐未央。
更有趣的是,王致和竟凭这首诗考中了举人。光绪八年(1882年),北京举行乡试(省级科举考试),王致和参与,试题为“知味下车”。一般应试者均看作是歌颂名酒的命题,而王致和是制作“臭豆腐”的能手,他的臭豆腐奇臭而有异香,已远近闻名。
所以王致和与众不同,极力介绍和歌颂臭豆腐,并且还引用了他写的这首诗。结果,此诗被时任翰林院侍讲学士的张之洞看中,称赞为“别开生面,词意豁达”。考官们评其为第107名举人。王致和中举后历任地方官,后来年事稍长便辞官到北京定居,在延寿街开了家臭豆腐店,生意兴隆。其后人绳其祖武,至今不衰。
王致和故居在亳州城西,十八里南边王庄,其家族后来有所发展,王庄村后来发展为三个村庄:大王庄、小王庄、中间夹个腰王庄。亳州一带还流传着“王小卖豆腐”的故事。汉魏以来,淮河流域豆腐已成美食。
相传东晋时候,有个叫王小的,挑着豆腐挑子在一个村庄中沿街叫卖。有个叫张嫂的赊了他半斤豆腐。王小叫她写个欠条。张嫂说:“我不会写字,你替我写吧!”王小说:“我也不会写字。”正作难,见一位读书先生从这里经过,王小和张嫂一同请这位先生代笔。先生一听,觉得这事很有趣,就说:“好吧。”于是就掏出文房四宝,走到屋里,把纸铺在桌上,提起笔来,“刷刷刷”一会儿写好了。王小把这张欠条带回家去,后来的读书人见了,十分惊异,只见上面写的是:
王小卖豆腐,张嫂赊半斤。
以此为凭据,右军是中人。
右军就是王羲之,王羲之的字价值连城,所以这张欠条也成了稀世珍宝。虽然传说不一定是真的,但此事至少说明王氏家族自古以来就会制豆腐。
新闻推荐
本报微友“一股清流”咨询:九中西门的南北路被封堵好几个月了,近一个月丝毫未见施工迹象,请问这段路的工期是多久?市住建委回...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