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杰在村企业里务工
本报讯11月19日,蒙城县庄周街道九里桥村,57岁的脱贫户孙华杰正在自己承包的蔬菜大棚里采摘红辣椒。“这茬种了3亩辣椒,亩产1000斤左右,目前市场价最低6元一斤,很好卖。”望着一筐筐收获的红辣椒,孙华杰高兴地说,“前些年患了肝腹水后,生活一度非常困难,通过村里帮扶,实现了脱贫摘帽,现在还担任了村里的护林员,城乡医保解决了看病的后顾之忧,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孙华杰因病致贫,夫妇俩还要照料老父亲,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政策帮扶和个人奋斗,坚持发展特色种养,不仅拓宽了家庭收入来源,还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2016年脱贫后,夫妻俩干劲更足,目前家庭人均年收入达到16336元。2019年,因脱贫成效突出,孙华杰被评为亳州市特色种养业扶贫“四十佳”。
“孙华杰因病致贫,劳动能力较弱,虽然踏实肯干但有畏难情绪,这种情况在贫困户中比较普遍。当时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帮助他重树致富信心,找准致富门路。”九里桥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立成告诉记者,村里通过落实公益性岗位,帮助其增加收入渠道;同时通过与经营大户合作,鼓励孙华杰承包蔬菜大棚6.24亩,发展特色种养,“既提高了经营收入,又降低了生产风险”。
孙华杰的先行先试先脱贫致富,让其他贫困户看到了特色种养的效益,纷纷加入。孙华杰则当起了农村的“土师傅”,不仅自发宣传每年的产业扶贫政策,还义务帮助其他贫困户开展特色种养,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贫困户唐怀英腿部残疾,孙华杰从花生选种到田间管理都给予大力帮助。贫困户孙华岭对调整种植结构犹豫不决,孙华杰上门做工作,不仅让其增加了收入,还享受了政策奖补。在他的带动下,十里堡自然庄70%的贫困户发展了特色种养产业。有人问过孙华杰为啥愿意带领大家搞特色种养?他总是说,“党和政府政策这么好,关照我和我的家庭这么多,我要知党恩感党恩。村里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我也应该为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贫穷不可怕,最怕的是失去信心,只要苦干实干,一定能脱贫致富、共同奔小康。”王立成说,针对部分贫困户缺少稳定就业收入的现状,该村经过几年的努力,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23个,安排公益事业临时用工6700人次,发放劳务报酬34万余元。户均帮扶政策措施10条,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落实到位。2019年底,7户14名贫困户脱贫,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万元,该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13%。
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关键在村集体经济壮大。“只有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下一步的乡村振兴。”王立成介绍,近年来,该村坚持挖出资源潜力、盘活闲置资产、发挥资金效益,统筹“三资”发展集体经济。注册“九里农耕”品牌对外授权,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000元;征集特色农副产品消费扶贫,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000元;公开拍租固定资产,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参股分红,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8万元;扶优扶强资金投资鲲鹏绿农,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九里桥村累计积攒经营性资产62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渠道达到11个。2019年集体经济经营收入稳定在50万元以上,名列全县第五,成为蒙城县集体经济“十强村”中唯一一个贫困村。(记者任雷文/图)
新闻推荐
记者近日来到蒙城县篱笆镇刘大寨村的海龙菊花产业扶贫基地,看到一垄垄菊花竞相怒放,远远就闻到一阵阵清香。村民手挎竹篮正...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