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像我这么大年纪,上哪儿打工哪不要,现在管理光伏,每个月能打卡600块钱。”今年70多岁的赵兴华是蒙城县乐土镇梨园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已经脱贫,县里开发的光伏管理员岗位让他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上岗。
乐土镇共有贫困户1589户3915人,开发的公厕管理员、光伏管理员、水塘看护员、保洁员4个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351人就业,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了就业增收、稳定脱贫。这是蒙城县大力实施精准就业扶贫,为贫困户拓宽脱贫致富渠道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蒙城县大力发挥扶贫公益性岗位在安置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坚持“按需设岗、科学开发、岗需互选、人岗匹配”的原则,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群大力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其中优先安置弱半劳动力,实现贫困群众就业有岗位,收入有保障,脱贫有路子。根据乡镇实际需求,全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厕所革命”等,指导乡镇、村先后开发了保洁员、水塘看护员、公厕管理员等扶贫公益性岗位。经过贫困户个人申请,村委会评议,公开选择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为其安排适合的岗位,真正实现人员与岗位的精准匹配。目前,全县开发的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人员就业3984人,上岗人员每月增收600元。
为进一步加强扶贫公益岗开发和管理,防范“发钱扶贫”,变“输血”为“造血”,蒙城县还先后出台了《蒙城县扶贫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蒙城县乡镇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实施意见》,由村(社区)指定专人负责扶贫公益性岗位管理,由人社、扶贫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四不两直”暗访,对不能正常上岗履职的及时动态调整,以提高上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扶贫公益性岗位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既圆了贫困群众的“工薪梦”,又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不仅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问题,获得更多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而且让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实现“摘穷帽”与乡村振兴双赢。(禾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蒙城县城关街道积极促进贫困户特色种植业发展,提高脱贫质量,真正提升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该街道广泛宣传《蒙城...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