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蒙城新闻 > 正文

蒙城:精准施肥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7-07-28 12:02   https://www.yybnet.net/

根据农业部印发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蒙城县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为目标,以调优施肥结构、转变施肥方式、提升耕地质量为主线,大力推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加快土肥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提高有机肥资源利用率,推动全县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完善扶持政策

加强组织领导。县农委成立由委领导任组长的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协调指导组,县土肥站负责具体工作。县成立由农委负责人任组长的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加强财政部门的协调,推进各项措施落实。

上下联动推进。结合实施延伸绩效考核,建立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整合力量、加强督查。充分发挥教学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的技术信息优势,鼓励开展技术推广、政策宣传、技术培训、服务指导等工作。

完善扶持政策。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规模,支持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和水肥一体化、机械施肥等技术推广。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科学施肥服务,对其施用有机肥、配方肥、高效缓释肥料予以补助。积极争取金融、保险、税收等政策,支持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

强化技术支撑。县农委成立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专家指导组,提出具体技术方案,开展指导服务。落实好化肥减施综合技术研发重大专项。推动建立全县肥效监测网络,完善肥料使用调查统计制度,及时、准确掌握肥料使用和效应评价数据。市、县各级农业部门要成立相应的专家团队,围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加强宣传培训。开展“科学施肥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充分整合单位技术力量,组成4个技术包保小组,划片包干,具体负责技术宣传、人员培训。通过室内培训、田间课堂、知识竞赛、观摩展示、科普赶集等多种形式,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室内培训班260场、田间课堂160场次、观摩展示10次、乡镇技术人员720人次,培训技术员2200人次,培训农民达40万余人次,培训农资经营人员1000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15余万份。广播、电视宣传培训40次,通过短信平台,发送手机短信50条,科技赶集18次。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训力度,着力提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科学施肥技术水平。

强化配方肥推广

拓展实施范围。 2016~2017年度,蒙城县测土配方施肥实施面积355万亩(其中,小麦150万亩、玉米110万亩、大豆30万亩、红芋25万亩、花生5万亩、瓜果蔬菜30万亩、果树5万亩),为计划推广面积350万亩的101.4%,全面超额完成计划面积。在巩固基础工作、继续做好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的同时,扩大在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等经济园艺作物上的应用,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

强化配方肥推广。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的积极性,筛选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深入开展合作,推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 2016-2017年,全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40万亩,其中配方肥施用面积120万亩,配方肥施用量达6万吨,小麦追施返青肥面积30万亩、拔节肥面积140万亩,“一喷三防”面积150万亩,化肥深施面积100万亩,种肥同播面积70万亩。

创新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模式,支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向农民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服务。创新肥料配方制定发布机制,完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推进区域减肥示范。结合绿色种植模式,集成配套推广高效节肥新技术新产品,建立化肥减量达标综合示范区,探索减肥有效途径。布置肥料利用率试验,验证区域性节肥减肥的实际效果。

推进施肥方式转变

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组织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示范,促进施肥方式转变。一是推进机械施肥。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加快施肥机械研发,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二是推广水肥一体化;结合高效节水灌溉,示范推广滴灌施肥、喷灌施肥等技术,促进水肥一体下地,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三是推广适期施肥技术。合理确定基肥施用比例,推广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分期施肥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小麦、叶面喷施和果树根外施肥技术。

加快新肥料新技术应用

立足农业生产需求,加强科研、教学、推广、企业合作。一是加强技术研发。组建一批产学研推相结合的研发平台,重点开展农作物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速效与缓效、大量与中微量元素、有机与无机、养分形态与功能融合的新产品及装备研发。二是加快新产品推广。示范推广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三是集成推广高效施肥绿色种植模式。结合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按照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分区域、分作物制定科学施肥指导手册,集成推广一批高产、高效、生态施肥技术模式。

提升耕地质量水平

推进有机肥资源利用。积极探索有机养分资源利用的有效模式,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一是利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推广商品有机肥,利用项目区带动广大农户增施有机肥,每亩增施有机肥100公斤。二是推进有机肥资源化利用。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推广规模化养殖+沼气+社会化出渣运肥模式,支持农民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三是推进秸秆还田。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研发具有秸秆粉碎、腐熟剂施用、土壤翻耕、土地平整等功能的复式作业机具,使秸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

提高耕地质量水平。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水利配套设施,改善耕地基础条件。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控污修复、治理盐碱、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地力等级。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以上,土壤有机质提高0.1个百分点,耕地酸化、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提高耕地基础生产能力,确保在减少化肥的同时,保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肥料利用率稳步提高

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6年,蒙城县主要农作物施肥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重点拓展经济作物科学施肥,据调查,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100%以上;畜禽粪便利用率达到60%,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达到95%以上。

施肥方式进一步改进。 2016-2017年,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传统施肥方式得到改变。机械施肥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5%以上,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40000亩,较2015年增加25000亩以上。推广种肥同播技术,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在乐土镇葛桥村和“蒙城县强胜种植专业合作社”,坛城镇张圩村,漆园办事处旭光村,岳坊镇于庙村,王集乡大韦村、邱朱村、马集镇鹤庵村、板桥镇李楼村建立了小麦、玉米种肥同播技术示范区,种肥同播技术解决了农民习惯撒施、浅施及对用肥量把握不准等问题,缓释肥不仅生态、环保,而且能延缓肥料养分释放速率,有效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所需肥料,有利于实现苗齐、苗匀、苗壮。同时,一次施肥,玉米生长后期不用追肥,省工省时省力,还减少了土地面源污染。

肥料利用率稳步提高。从2015年起,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平均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到2017年,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37%以上。在乐土镇葛桥村和“蒙城县强胜种植专业合作社”,岳坊镇于庙村和“蒙城县国伟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王集乡大韦村和“蒙城县大韦种植专业合作社”安排了小麦化肥减量试验、示范各一个,“汉枫”牌硫包衣缓释肥料48%(24-12-12)示范区各一个。示范面积1万亩。

在蔬菜、水果优势产区,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以蒙城县庄周办事处农兴种植专业合作社、乐土镇双龙村绿满园家庭农场、为核心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试验示范,辐射带动21个瓜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面积1万亩。

在麦豆原种场,安排玉米施用金正大缓释肥44%(28-8-8)试验、示范各一个,面积100亩。在乐土镇葛桥村“蒙城县强胜种植专业合作社”,安排玉米施用有机无机相结合化肥减量肥效试验1个,玉米化肥减量试验、示范各一个,面积150亩。在岳坊镇于庙村“蒙城县国伟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安排高粱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减量试验、示范各一个,面积100亩。

农作物化肥用量明显降低。 2016年农作物化肥施用量 (折纯)89520吨,较2015年减少340吨,减幅为0.37%。其中氮肥18200吨、磷肥5400吨、钾肥13300吨、复混肥52620吨。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较2015年分别减少660吨、640吨、580吨,减幅分别为3.5%、10.6%、4.18%。复混肥较2015年的51080吨增加1540吨,增幅为3.01%。 胡春华

新闻推荐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本报讯近期,蒙城县公交公司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收到了良好效果。该公司每月由公司安全科、营运科和线路队长、调度员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检查内容看有没有开班前安全会、...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蒙城:精准施肥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