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蒙城新闻 > 正文

牛集:一个遍布文化谜团的地方

来源:亳州新报 2011-02-23 17:48   https://www.yybnet.net/

村民吴回乡曾经历了明离宫门额石匾和问里宫门额石匾出土,也参与了七十二磴上天梯残存石条的固定,清楚地记得哪一块石条上有文字。 随着河道的变迁,问里宫后面的惠济河岸越来越陡峭,七十二磴天梯的绝大部分已经没有了,最有可能就是已经沉入惠济河。

一片高于周围的土堆,多少年来演义出一个又一个美丽传说,它到底有什么秘密?古老的槐树已经只剩一部分枝子活着,它见证了一个古镇怎样的千年变迁?一段残存的上河台阶上还隐约可见刻字,它是否在诉说着一个商业古镇的繁华过去?一只巨大的明代石龟驮着一块石碑执著地爬向惠济河,它一年真的走一步吗?牛集,亳州市西北边陲的这片土地到底有多少未解的文化谜团。

“牛屎”旁边的集镇

出市区西北四十多里有一个地方叫牛集,又叫牛屎集、牛屎孤堆集、牛寺集、牛四集,还有叫牛寺孤堆,这些名字,给人的感觉总是应该与“牛”有关。

牛集原先叫牛屎集(现在到外地也有这样称呼的),何以称牛屎集呢?一个地名与牛屎相提并论总有不雅感觉,但它的附近确实有这么一个牛屎孤堆。

牛集镇政府往西北约两华里的田地里,有一处略微高于周围的土堆,一年四季多半被庄稼覆盖着,这就是1985年被当时亳县县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牛屎孤堆商墟”。

据资料记载,牛屎孤堆是新石器时代至商代聚落遗址。堆上原建有李斯庙,故又名李斯孤堆。堆高约3米,面积1.4万平方米,现为亳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孤堆下有数米厚的堆积层,上层为商文化层,下层为龙山文化层。1961年冬至1975年夏,文物工作者曾经两次进行试掘,当时出土有骨器、石器、陶器、蚌器等文物。今天,人们仍然可以在这里看到许多破碎的陶片、砖瓦碎片等。

关于牛屎孤堆的由来,民间一直有一个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有个勤劳朴实的老汉叫李二牛,种庄稼不能称得上是把好手,可种瓜在周边是出了名的,因为此处是古亳柘道的必经之处,不管是赶集的、上店的、担挑的、拉车的,每到瓜季,他们不尝一尝李二牛的大甜瓜是不肯上路的。李二牛就这样靠种瓜,一家老小度日无忧。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吃上自己种的大甜瓜,有一年春天,李二牛一口气种上了十多亩瓜,他在瓜地头搭上了个茅庵,还喂上个巴巴狗,乐此不疲。瓜苗儿健壮地成长着,有一棵已经开始坐纽。当天夜里,李二牛在梦里依稀看到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向他走来,告诉他说:“你这样给大家带来方便,就赏你个金牛吧!可你要记清,就是今天你看到的那个坐纽的瓜,等长到百天时,地里跑来个金牛,你用它就可以把金牛砸死了……”

天明后,他急忙跑到梦中仙人指点的地方,看着这个刚坐纽的瓜,心里暗自欢喜:我种瓜可没白种。

就这样,李二牛在精心管理自己的瓜地时,时不时留意观察一下这个能给他带来金牛的瓜,隔三差五地特意给它多施些肥,多浇些水……

就在第九十九天的那天夜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夜里,突然狂风大作,雷鸣电闪,接着倾盆大雨自天而降。这时可急坏了李二牛,这怎么得了,眼看瓜就要被雨水冲跑,李二牛掐指一算,不就是差几个时辰吗?现在摘掉它,等明天照样可以把跑来的金牛砸死。就在他摘掉这个瓜的当儿,突然从地里跑出一头金牛向他奔来,李二牛铆足了劲,猛地向金牛砸去,可瓜没长到100天,不能把金牛砸死,金牛“哞”的大叫一声向东南方向逃跑了,金牛跑时拉了一泡牛屎,金牛越跑越远,牛屎也在越变越大。不久,李二牛的瓜地却变成了“小山头”, 看着快速增长的土堆,李二牛心急如焚,心想都是自己惹的祸,不但没得到什么金牛,好好的瓜地变成了小山,还害了乡亲不能种庄稼,他只有焚香祷告,祈求神仙不要把这个地方往上长了。

有天夜里,在他上香时,香雾处隐约又出现了那个白胡子老头,仿佛在给他说:“你太心急了,不等百天,就私自做主了,那怎么能得到金牛呀,看在你心诚的分上,我就不再让这个地方上长了,不过你得在这个地方盖上一座庙,方可无事……”再等李二牛细看时一切化为乌有。李二牛赶紧组织村人在此处盖了一座庙,在这座庙的“镇压”之下,牛屎才不再变大,化作了一个大土堆,“牛屎孤堆”于是由此得名。

关于牛集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据《亳州志》记载:“齐武平四年,土人牛四在亳州西北四十里建寺,名为牛四寺。明嘉靖年修,改名鹫峰寺。寺立平台之上,乔木笼阴,修篁环绕,楣栋巍焕,莲座清幽。佛台下有井,然而黑,投以瓦石声震墙屋,庄严龙象,坐镇灵湫,其来盖亦古矣。” 

不久之后,此处形成了一个集市,既名牛四集,又名牛寺集,后集市日趋繁荣,成为远近闻名的牛马交易集散之地,又称为牛市集,久而久之,简称为牛集。 

作为历史上农业发达的中原地区,黄牛一直是传统耕作的主要畜力,因此牛对于亳州的先辈们有着重要的意义。上世纪90年代,蒙城县、利辛县、涡阳县由于存栏黄牛多,肉牛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被誉为“黄牛金三角”。因此这里也有许多精彩的关于牛的历史文化元素也就不足为怪。

傍水而生的古镇

如果说牛集是伴随一个美丽的传说走来,那同属牛集镇的安溜集则依旧在隐约间展示了它千年古镇曾经的繁华与兴盛。

安溜是一个傍水而生的古镇,所以它的历史和文化中总少不了水的元素。

“溜”在水文上指汇合之水很快、很顺畅地流走,不会旋淤冲击而造成水患。惠济河和涡河在安溜就是这种状况。

安溜村惠济河和涡河的交汇处,与河南省鹿邑县仅一垄之隔,安溜集则紧靠惠济河。出牛集向南不到20分钟,我们就来到了惠济河边。

虽然惠济河是涡河的支流,但在我们眼前的惠济河看上去好像比涡河还要宽。难怪历史上惠济河作为沟通南北的重要水运通道成就了安溜古镇的繁华。

现在的安溜集紧靠惠济河有一条街道叫顺河街,据说以前是安溜最繁华的地方,街的旁边就是码头,南来北往的客商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直接拿到集市上出售。

有时客人们把南方的毛竹运往上游不能及时销售时,便把它们暂时囤积在谷水河的北岸等待出售,于是古镇的北岸便有了“竹竿场”的村名。

当时这里的乡亲们很会抓住商机,有一条街全部都是腌制业的作坊,人们把自己精心腌制的腊肉,通过商人销售到外地,一时本地的腌肉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红火场面,那里至今还有一条街叫“腌拉(腊)街”。

那时,当地还盛产白芍(当地称花子),在腌腊街的南面又形成了很大的市场,靠种植白芍使不少百姓生活富庶,衣食无忧,因此现在还有一条街叫“花子街”。

一段残存的台阶

在农耕文明时期,作为不产巨石的地方,如果要用石条来修筑码头台阶是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的。所以,当我们来到牛集镇安溜村惠济河边七十二磴上天梯遗址,看到残存的几块巨大的石条时,不禁为这样一个地方曾经的繁华感叹。

在当地村民吴回乡的指引下,我们来到惠济河边。在一处老房子的墙角根基下,我们看到了几块大石条。吴回乡说,这就是仅剩的七十二磴上天梯了。

据吴回乡回忆,明离宫门额石匾和问里宫门额石匾当时就是在这里出土,当地村民为了保护这些石条,就把它们垫在了这座房子的下面。他现在清楚地记得哪一块石条上有文字。

在吴回乡的指点下,我们真在其中一块石条上发现了模糊的刻字。

吴回乡说,以前从七十二磴上天梯这里下去在惠济河边有一口井,井离河边很近,用砖砌着,水质很好。镇上的人都是来这里担水,顺便还可以在河里面洗手洗脸。

前面的房子就是用原来的庙拆下来的砖建设的,以前曾经被用来作为打面机房,现在村民在里面供奉火神爷。(下转B2版)

■本期资料

谯城区牛集镇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处,为谯城西北边陲农业重镇,距市区约20公里,总人口6.78万人,总面积96.59平方公里,拥有耕地8.6万亩。牛集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和皖西北烟草生产基地,北部以烟草生产为主要经济作物,南部以粮食生产和畜牧养殖为主,有以蒋楼村为中心的蔬菜生产基地,以安溜村、灵子门村、大王村及桥北村为中心的小麦生产基地,并零散地种植着各种药材,以大权村为中心的果树种植基地,而最主要的是其余9个村的烟叶生产基地,并以此成为谯城区烟叶特色重镇。

新闻推荐

“辛集娃”不属于亳州?

本报讯(记者 任雷 市场星报记者 任杰)3月1日下午,市场星报记者联系本报,希望为流落湖北黄石的4岁男童军军寻找家人。军军自称是安徽辛集人,爷爷是编扫帚的,而军军所称的“辛集...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牛集:一个遍布文化谜团的地方)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