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民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朱明光/摄▲
▲社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防洪演练汪玉琼/摄
5月12日是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 昨日上午,市民政局、市气象局等多家单位组织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进社区、进学校,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防灾减灾课,很多市民在这一天了解到亳州市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应急办法。
市民惊叹:原来灾害可防可减
昨日清晨,市区魏武广场一片熙熙攘攘,路人纷纷驻足观看广场边关于防灾减灾的宣传画。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仔细地向过往路人介绍着各种灾难的应对办法。
魏武广场上,几位老人正拿着宣传单议论着。一位老人兴奋地说,经常在各种媒体看到各种灾害,真的没有想到应对这些灾害有这么多好办法。他指着洪涝灾预防、自救、减灾宣传单说:“灾害一般都是突发性的,平时应该积累一些应对灾害的常识,我把宣传单拿回家给孩子们好好看看。”
“各种灾害都可防可减,”气象局一位工作人员说,“本地发生的灾害主要有大风、冰雹、寒潮、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针对这些灾害我们制作了数万份宣传资料进行发放,市民反响相当不错。”
社区有了灾害应急小分队
为了应对突发灾情,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谯城区薛阁办事处魏武社区成立了灾害应急小分队。
昨日上午10时许,烈日炎炎,队员们正进行着一场洪水应急演练。
随着一声号响,10余位年轻队员在队长的指挥下,拎起铁锨、蛇皮袋等物品冲向一堆沙子,在最短的时间里装上10余袋沙子,并按照队长的指挥摆放齐备,随后一名队员开着叉车将沙子放到了指定位置,演练在紧张有序的气氛中进行。
另外,魏武社区还建立了两个避难中心,依托辖区消防支队配有2名专职消防员。社区内急救医疗箱、大量的席子、水泥袋、绳索等急救物品也配备齐全。
“灾害来临时,社区内基层干部在第一时间担负着处置灾情的任务。”魏武社区工作人员胡继友说,为了尽最大努力保障辖区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成立了社区灾害应急小分队,以应对重大疫情等突发性灾害。
社区之外,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昨日,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在特教教师的配合下,为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聋哑学生们讲解了应对各种灾难和避险的知识。“知识守护生命。”该工作人员说,学生尤其是聋哑儿童,缺乏抗击险情的能力,多以群体形式出现,多学习一些抗灾知识,对他们来说有百益而无一害。
吸取灾害带来的血般教训
学生抗风险能力差,农民的应急能力也急需提高。大家可能依然记忆犹新,2009年6月5日下午,蒙城县出现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狂风迅速形成,风力最大的是立仓镇,达到10级,狂风所到之处碗口粗的大树拦腰折断,巨幅广告牌被吹倒在地上…… 造成全县7人死亡,10人受伤,经济损失达4000万元。
市民政局救灾救济科工作人员安媛媛说,灾难中血的教训应该让大家警醒。如果农民不焚烧麦秸、大风天气时尽量躲避则会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媛媛说,2009年度,亳州市灾害主要是干旱和风雹,各类灾害造成全市受灾人口501.15万人,因灾死亡1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95.47千公顷。
“如果大家都具备防灾意识,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便可以极大减小。”安媛媛说。
■链接
2009年亳州市重大灾害一览
1、全市遭受50年一遇的秋冬连旱
年初全市遭受严重的秋冬连旱,全市平均降水量排历史同期少雨年的首位,降水量之少为50年一遇。2008年底以及2009年1月先后遭受三次寒潮袭击,最低气温一度降至-12—-10℃。
2、春夏季多强对流天气,6月份大范围强风肆虐亳州市
大风、冰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频发,尤其是6月份的三次风灾影响大。6月3-5日,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风、冰雹和雷暴天气,风力11级。
3、初冬寒潮和暴雪发生早、来势汹
11月11日亳州市区出现初雪,亳州市连续出现雨、雨夹雪、冻雨、雨凇、电线积冰等多种天气现象,其中谯城区电线积冰最大直径为16毫米,电线积冰造成市区部分电力线路中断,变压器烧坏。
4、盛夏出现罕见低温阴雨
7月下旬至8月上旬平均日照时数不足常年同期的1/2。长期的低温寡照不利于秋收作物的生长。
5、雾霾天气引发的交通事故造成了多人伤亡
4月1日早晨,沿淮淮北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雾,亳州市部分地区最低能见度不足50米,造成南洛高速275公里路段发生30多辆货车连环追尾相撞,导致2人死亡、15人受伤。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凯)近年来,蒙城县岳坊镇农机发展迅速,拥有各类农机具1.2万多台(套),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为让农机更好地服务夏收夏种,该镇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成立了农机流动“诊所”,逐村对农户家中的大、...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