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利辛新闻 > 正文

多点发力,构建亳州开放新格局

来源:亳州晚报 2018-12-26 09:43   https://www.yybnet.net/

商合杭高铁(亳州段)最大的施工难点——跨涡河特大桥连续钢构近日顺利合龙,目前,跨涡河大桥正在进行后期钢管拱安装,为明年年底的开通运营奠定基础。 张延林摄

作为内陆城市,亳州开放层次不高、结构不优问题一直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开放的空间决定着发展的空间,开放的水平决定着发展的水平,开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后劲。

通高铁、建机场、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亳州开放的空间更加宽阔,水平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后劲在持续增强。

□本报记者杨文刚

“铁公机”并进大大缩短时空距离

2001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张先生,从巢湖来到亳州一家国企工作,并在此娶妻生子,成为一名新亳州人。

张先生还清楚记得他第一次来亳州的情形,“乘大巴车上午从合肥出发,等到了亳州天已经快黑了。现在真是方便多了。以后商合杭高铁通车后,我回家更方便了。”对未来,张先生充满期待。

说好的投资,不来了;引进的人才,爽约了;谈妥的考察,推迟了……

交通区位不明显,交通瓶颈的制约,一度让亳州说不出来的痛。

12月12日,在皖北今冬第一场大雪中,由中铁二十一局承建的商合杭高铁跨涡河特大桥大跨度连续钢构拱桥,完成拱部拼装。同时跨越京九铁路,大桥拱顶最高处距地面58米大桥。商合杭高铁建设已经逐步进入尾声,有望明年9月开始联调联试,明年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早上在亳州吃牛肉馍,中午到杭州西湖看美景,晚上在家喝稀饭。”亳州人的高铁梦,已经越来越近了。

当前,亳州市正在加快构建对外开放通道。加快推进铁路、公路、航道、航空建设,构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体系,着力突破交通瓶颈制约。

亳蚌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正如火如荼。项目建成后,将于与国铁路网干线相互衔接,实现皖北地区融入全国高铁网。亳州将一小时到蚌埠,两小时到南京,实现亳州至南京至上海,快速进入长三角。而阜阳至淮北城际铁路也开始了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这条线路将途经利辛、蒙城两县,并在两地设站。这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增强了南京都市圈及长三角地区对亳州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亳蚌铁路、阜淮铁路的建设,将结束蒙城没有铁路,涡阳、利辛没有高铁的历史。而济祁高速永利段正式通车,结束了涡阳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实现了亳州市三县一区高速公路全覆盖。这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拉动巨大。

机场建设也不断传来好消息。

8月28日,亳州机场城际铁路办发布消息称,目前正衔接国家相关部门,协调推进亳州机场的立项审批工作。协调配合市直部门报批各支撑性文件,加快可研等后续审批程序进程,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确保2020年开工建设。

一个个“打基础、利长远”的大项目正在加紧推进。未来,亳州市重点推进“米”字形综合廊道、商合杭高铁、皖北城际铁路、亳州机场、涡河高等级航道等,形成内捷外畅公路网,提升水运通道功能,建设智慧交通,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

立体化交通网络,将快速联通亳州与世界,为开放发展提供支撑、承载重任。

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

2012年11月15日,协和成药业的报检员徐雅丽在安徽国检局亳州办事处(筹备)办事窗口办完出入境检验检疫手续之后,转身来到隔壁的阜阳海关驻亳州工作组办事窗口办理了通关手续。

多年来,亳州市一直没有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和海关,亳州市的进出口企业开展检验检疫业务和通关手续都要到阜阳甚至合肥办理。“时间都花在路上了,增加了企业的各项成本。”徐雅丽说,这给正在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的进出口业务带来极大不便。

2012年6月19日,阜阳海关驻亳州工作组正式挂牌成立。当年11月15日,阜阳海关驻亳州工作组正式“开门纳客”。同样在当年,亳州市与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署合作协议,先行设立检验检疫筹备办事处。2016年5月18日,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亳州办事处正式揭牌。

“报检,再也不用往阜阳甚至合肥跑了。”这是亳州市外向型企业的共同心声。

着力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是亳州市开放发展的重要举措。

“持续推进贸易便利化,打造进出口货物快速通,促进亳州外贸发展,扩大对外开放。”2014年,亳州市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检合作“一单两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通过这一系统,企业在报关、报检时,只需一次录入,即可同时完成报关和报检。

实施这种新的通关模式后,企业申报时间可节省约40%,查验时间可节省约50%。极大促进了亳州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今年前8个月,亳州市就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28家。

近年来,亳州市在建设互联互通的大通道上,在构筑双向开放的大平台上,在推进便捷高效的大通关上全力作为,不断提升亳州对外开放形象和水平。

当前,亳州市正积极推进设立合肥海关亳州办事处(筹备)建设,推动亳州海关正式机构设立。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海关”系统提出预约通关需求,确保节假日货物“零滞关”,减少企业仓储费用,节省运营成本。同时,全面落实“查检合一,取消通关单”“整合申报”“综合业务融合作业”“简化随附单证”等业务改革措施,不断压缩通关时效。

“遇到既需要海关查验又需要检验检疫部门查验的情况,要联系两个部门,有时需要两次到场查验,查检合一后将一次完成,不仅查验速度快了,人力物力的费用也可以相应节省。”有外向型企业预计,成本将减少了40%。

亳州市还加快推进口岸开放建设。设立了亳州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统筹协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口岸运行、口岸查验和监管工作,积极打造综合营商环境成本低的内陆开放城市。

将“出口存量”转化为“出口增量”

从2005年亳州中药材进出口额为497万美元,到2017年进出口额2.72亿美元,一直以来,亳州市中药材进出口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然而,亳州市主要出口市场如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台湾等地,技术性贸易措施接踵而至、不断加严,企业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因为事先不知情,导致出口中药材产品被通报、退货的情况时有发生。

据统计,有50%的亳州药业企业在出口产品过程中,遭遇过技术性贸易措施壁垒。近三年,亳州出口中药材因技术性贸易措施所受影响总额约为1200万美元。也就是说,受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这些中药材无法出去。

而当前,亳州市正在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要实现这一目标,把优势中药材产品更广泛地推向世界,就必须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

建设出口产业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收集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并分析评议、研究应对,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增强话语权。

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标法中心、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亳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就共建“中国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亳州中药材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书。

这标志着全国首个中药材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同时也是全省首个出口产业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落户亳州。对于亳州扩大特色产品出口、打破贸易壁垒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亳州中药材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通过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收集、分析评议、研究应对等措施,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打破国际贸易的障碍,促使中药材产品顺利进入国外市场。有助于把因技术性贸易措施而受阻的“出口存量”转化为破壁之后的“出口增量”,是亳州市推进中医药产业外贸转型升级,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提升对外贸易水平,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的一把“密钥”。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借着开放的风口,亳州正在与世界深度接触,发展的活力,正涌动如潮。

新闻推荐

身残志坚 创业助残

本报记者武长鹏本报通讯员楚治涛“他曾经在大地上行走……失去双腿,只是让心灵更接近宽厚的土地,磨砺出更为坚忍的意志...

利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辛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爷俩非法狩猎被抓2018-12-21 10:36
猜你喜欢:
爷俩非法狩猎被抓2018-12-21 10:37
评论:(多点发力,构建亳州开放新格局)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