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工在给瘫痪在床的江志林洗头医生在给敬老院的老人进行中医理疗医生在给失能老人范胜仁检查身体
敬老院里看病
乡镇卫生院在敬老院里开设分院,让老人看病少跑腿;敬老院在卫生院设护理中心,让失能老人享受周到的照顾……利辛县通过将全县的乡镇敬老院移交卫生院管理,把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开展“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满足老人养老和医疗护理的双重需求。
“大爷,胳膊伸出来,我们给你量量血压!”7月10日上午,在利辛县孙庙乡敬老院护理室,医生周兴旺、李恒渊喊醒了范胜仁,帮他绑上了量血压的绑带。“高压140,低压90,心率64。还不错。”周兴旺告诉老人。
71岁的范胜仁是孙庙乡幸福村村民,患有脑梗死和高血压,生活无法自理。现在每天除了有护工定时帮他翻身外,医生也会为他做一次有针对性的检查。
“我们和医生都在一个大院子里。我感觉到哪里不得劲了,就直接找医生检查,很方便。”刚做完B超检查的院民李宗祥介绍,敬老院以前虽然也有医务室,但只能治疗头疼发热这样的小毛病,看稍微复杂点的病还得到距离敬老院大约4公里外的乡镇卫生院,“腿脚好的自己过去,像我这样走不动的,院里得派人把我送过去,很不方便。”
从今年6月份开始,为了方便敬老院的59名老人看病,孙庙乡卫生院在敬老院设立了分院,配备8名医护人员,并根据老人们的情况聘请了9名护工。和乡里的卫生院一样,护理室、B超室和心电图室一应俱全。不仅是敬老院的老人,周边4个村的村民都可以到分院来看病。
“原来就怕老人在恶劣天气或者半夜时出现急症,敬老院医疗条件跟不上,生怕耽误了治疗。”孙庙乡敬老院院长李明奎介绍,现在老人们日常都有护士和护工照料,身体较差的老人都会受到重点照顾,即使出现了急症,医护人员和老人都在一个院子里,不用一分钟的时间就能赶到,“医院开在敬老院里,我们心里也很踏实”。
卫生院里养老
在张村镇卫生院住院部二楼,来自张村镇、孙集镇、纪王场乡和西潘楼镇的20名失能五保老人在这里接受集中护理。
“感觉有点痒了,帮我洗洗吧。”72岁的江志林躺在病床上,让护工帮忙洗头。护工端来一盆温水,江志林把头伸到床边,护工小心地洗好,又帮他擦干。
江志林老家在西潘楼镇闫桥村,全身瘫痪,一个月前来到了这里。“感觉天天像是在过年,吃得好,住得好,护工照顾得也好。”江志林说,自己从来没想到还能过上现在的日子。“我还找人写了一段话:张村医院真正好,院长医生每天到,问寒问暖生活好,天天按时不迟到……”
和江志林住在同一个房间的是83岁的宋贞章老人,他老家在孙集镇宋寨村,也是瘫痪在床。“以前盼着早点死,少受点罪,现在想着能多活几天。”宋贞章说,现在吃喝拉撒都有人细心照料,“自己的孩子也不一定能照顾这么好”。
据了解,张村镇失能五保老人集中护理中心设置床位20张,有专职护工9人、保洁员1人、厨师2人。医护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每天定时查房,发现疾病及时予以治疗。
“依托卫生院的医疗资源优势,我们可以为失能五保老人提供诊疗、康复、护理和供养四位一体的周到服务。”张村镇卫生院院长冯西俊介绍,“医养结合”不仅让20名老人安度晚年,今后会惠及更多的失能五保老人。
“医养结合”呵护“夕阳红”
老人能在敬老院里看病,在卫生院里养老,得益于利辛县实施的“医养结合”新举措。该县通过把乡镇敬老院移交给卫生院管理,实现了五保老人尤其是失能五保老人“病有所医、失有所护、老有所养”。
利辛县有23个乡镇,正在运营的农村敬老院52所,五保老人一万余人,其中重度、中度失能人员约800人。为了保障五保老人晚年生活质量,今年6月份,利辛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全县所有敬老院全部移交给乡镇卫生院管理。移交后,乡镇人民政府仍是责任主体,卫计部门负责具体管理,民政部门负责行业监督。根据入驻乡镇卫生院分院、集中护理中心的失能五保老人人数,按照重度失能老人每人每年3.6万元、中度失能五保老人每人每年1.2万元的标准,当地财政拨付护理经费。
“我们在各个乡镇各选择一个基础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闲置床位较多、距离乡镇卫生院较远的敬老院,设立乡镇卫生院分院。除了科室齐全,分院还根据老人的数量招聘有护工。”利辛县卫计委副主任刘艳介绍,对于其他33所不设立卫生院分院的敬老院,设立诊疗室、治疗室、药房和输液室4个科室,可以满足老人们的日常需要。
同时,张村、胡集、王人等6个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在卫生院内还设立失能五保老人集中护理中心,确保老人有需要的时候,医护人员能随叫随到。
“以前哪想到有这么好的事呢!吃得好,住得好,看病都不用走几步路。”孙庙乡敬老院院民李恒文笑着说。
新闻推荐
7月12日,医护人员在利辛县孙庙乡敬老院护理室进行例行巡检。为满足老人养老和医疗护理的双重需求,该县积极探索“医护养”...
利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