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滨州 今日惠民 今日阳信 今日无棣 今日博兴 今日邹平
地方网 > 山东 > 滨州市 > 今日邹平 > 正文

2000亩地种粮大户道出农民共同心声:六项为民举措坚定种粮信心

来源:滨州日报 2021-09-30 01:00   https://www.yybnet.net/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孙文杰通讯员崔琦王丹

9月28日,山东省庆祝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滨州市邹平举办。在活动现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滨州市一位农民以切身感受讲述了自己的种粮故事,表达了自己的种粮信心,同时也道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心声。

他叫宋明泉,是邹平市明集镇西宋村经营着2000亩地的种粮大户。当记者问他“种粮的信心从哪里来”时,他坚定地回答:“我种粮的信心和底气,源自于党的好政策、国家重视农业发展的好形势,还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他表示,现在种地成为新时代发家致富的好门路,让农民成了体面光鲜的好职业,农民的日子越来越有滋味儿、有奔头了。他还具体总结出了坚定自己种粮信心的六个原因。

信心来自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明集镇党委政府成立专班规范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防控流转风险,让大户有了规模效益,农户有了稳定地租,溢出的土地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信心来自高标准农田建设。明集镇2021年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覆盖,土地不仅成方连片,而且旱能浇、涝能排,每50亩地就有一眼机井,每500亩拥有一套智慧农业数据采集设备,地里还有节水喷灌设备,地力水平和墒情大幅提升,亩均可节约水资源50%以上、节肥20%以上。2020年,小麦、玉米分别达到亩产550公斤、700公斤。

信心来自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政府的推动下,广大农户积极参加农业保险,每亩地自己只需交8元钱,就能在遇到绝产灾害时获赔950元。农业保险已经成为避免自然风险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信心来自政府的公益性服务。明集镇建设了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农民可在手机上随时查看庄稼长势和水肥温湿度;筹建了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并建立党支部,建成新型职业农民之家,农民和政府沟通有了渠道、培训学习有了阵地;创新举办粮王大赛,让亩产最高的农户上舞台、戴红花、受表彰,掀起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信心来自低息贷款。明集镇通过与农担公司合作,给种粮大户提供的贷款利息低,拿到贷款用现金买农资比赊账更便宜,为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信心来自全程社会化服务。明集镇注重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种粮大户提供耕种收全程服务和农情信息服务,每亩可降低农机、农资等成本260元以上;建成了3家粮食烘干中心,日烘干能力达600吨,有效解决了晾粮难题;镇上还出台措施,实施重大病虫害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减免种粮大户水费,组织种粮大户走进农业科研院校学习提升。

新闻推荐

手机成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 山东省庆祝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邹平举行

活动现场设置了山东优质农产品展示区,一些特色农产品吸引了人们关注。文/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杨璐张...

邹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2000亩地种粮大户道出农民共同心声:六项为民举措坚定种粮信心)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