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在我的人生中,喜欢的第一个男人就是父亲。据母亲说,我从小就特别爱跟父亲腻歪,三岁之前只要父亲在家,我总是像八爪鱼般盘在他身上不肯下来,谁劝也是不听的。慢慢长大后,依恋的同时又对父亲充满了崇拜和骄傲。
父亲刘方泽,1935年出生于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乡刘平村,1960年6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昌潍师专工作。十年动乱中父亲从昌潍师专下放,先后到潍坊二中、潍坊九中、潍坊一中教学。他献身教育事业三十多年,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大学,他都任劳任怨,身教言教并重。备课精益求精,呕心沥血。讲课时声如洪钟,声情并茂,每每课后脊背尽湿。
上世纪70年代初,没上小学的我,最开心的就是父亲周末休息的时候带我去东关路口,现在的东风街买西瓜吃。那时的西瓜特别好吃,又大又红半圆形的一角西瓜在我心里像月亮似的存在着。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西瓜带给我的是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幸福。
文革动乱年代中,父亲在潍坊二中蹲了“牛棚”,一周才被允许回家一次,年幼的我常常见母亲偷偷落泪。最好的感情,是双方都懂,却不用说出来。在我脑海里,父亲母亲相依相偎却又无声无息的画面虽逝犹在。
做为家中长女,我得到了父亲较多的关注和爱怜。记得少女时期随父亲回老家,父亲站在田埂上呼唤着在地里撒欢的我跟上他的步伐。抬头望去,父亲白衣黑裤,二八分的头发随风微微摆动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里满是怜爱的目光。
1976年动乱结束后,父亲又回到昌潍师专教育岗位,他犹如回到了青春年少,以满腔热忱投入了工作。1981年参加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及山东省文学研究会,1982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现代文学与中国新诗,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任省文学研究会理事。1986年3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7至1988年度连续被昌潍师专评为优秀教师。
父亲对学生不论贵贱,一视同仁,多次接济贫困生,有时留宿留饭。
父亲为文常有佳作,不搞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用西方理论来生搬硬套,更不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敢于说真话,讲道理,不乏真知灼见。其关于文艺理论、文艺现象、作家专论、诗评等心血之作,见诸各大报刊,有《中国新诗论稿》《新时期文艺论稿》等专著行世,并担任《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文学名著提要》两书的第一副主编。
父亲的文学主张,如“文学首先是思想的艺术”“创作要有‘楷模意识’”“戏景创造”“情节抒情诗”等观点,得到文艺界广泛认同。其中《中国新诗论稿》被列为《毛泽东诗词美学论集》一书编写的理论依据。父亲对作家、艺术家,有求必应,有命必从,其座右铭是“广结善缘,多为人谋,宽容得道,利他成仙”。著名诗人岳宗,诗评家阿红、耿建华等尤为赞赏父亲的人品与文章。
父亲一生家教甚严,平时不苟言笑,经常勉励我们姐妹三人要有胸怀,有境界。我们姐妹成家立业,事业发展良好,外孙们都学有所长。而父亲却于1998年5月28日离开了我们。10年后,母亲亦追随父亲而去。
父亲不在的日子里,那一角又红又大的西瓜常常在我梦中出现,醒来徒增伤悲。闲暇时,也曾书写文章寄托哀思。《雨中的思念》《韶光中的思念》《候车室那个寒冷的冬夜》等发表于《潍坊日报》《大众日报》。
在漫长的人生中,走千条路,只一条适合。我们一生所求的,不外乎就是有人疼有人懂。眼中有笑,心中有暖,于人生就是最简单的幸福。亲爱的父亲,我庆幸我们父女一场,虽然你远在天国,但我会时刻想念你。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胡旭阳通讯员孙镇委报道)1月13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文化和旅游系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部...
邹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