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滨州 今日惠民 今日阳信 今日无棣 今日博兴 今日邹平
地方网 > 山东 > 滨州市 > 今日邹平 > 正文

山东袁紫兰

来源:济南时报 2020-07-12 23:30   https://www.yybnet.net/

□尚启元

清末民初流传着一句民谣:“中原康百万、江南沈万三、山东袁紫兰。”

在清朝历史上,山东曾有过一个富可敌国的官宦世家,那就是焦桥的袁氏家族。袁氏家族在清朝豪富了二百多年,家中子弟世代为官,发展到第十一世袁紫兰时,袁家人财两旺,成为名门望族,一时与天下名门比肩。

最早的时候,袁氏家族于明初从河北枣强迁至山东长山县城北焦桥后,制定了家规家训,其核心理念是“立德”和“做人”。焦桥袁紫兰家族,世代读书入仕、政绩卓著,形成了勤奋务实、爱国为民的家风。

据民间传说,从焦桥到北京的官道全部是袁家修的。而且从焦桥到北京,每隔五十里地,就有一个店,这个地方,都要打上水井,袁家人从焦桥到北京,不用住别家的店,住的都是自家的店。不用喝别人家的水,喝的都是自家井里的水。他们家里面,在清朝挂了三次“千顷牌”,“顷”指的是土地的面积,一顷相当于一百亩,一千倾就是十万亩,三次挂“千倾牌”,那他家土地的面积就超过了三十万亩。附近的长山县、邹平县、齐东县、高青县,后来淄博的桓台县、临淄区,一直到胶东的寿光县,都有袁家的土地。

袁家的庄稼地里面,看守人住的那个屋子,老百姓俗称“袁家屋子”,或者“袁屋子”,现在山东各地,老百姓习惯上的叫法还是叫“袁屋子”“袁家屋子”。山东韩店还有一个村就叫“袁家屋子”,据说是给袁家看守庄稼地,最后人口聚集,形成了一个村庄。

袁紫兰自幼聪慧,内行纯笃。十四岁的时候,袁紫兰就被补为县学的生员。因家族富裕,直接捐纳,他进入了国子监去学习。在国子监学习期间,他非常勤奋,表现非常突出,被授为内阁中书。在这期间,他勤勤恳恳,谨小慎微,也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先后被任命为户部浙江司的员外郎,工部虞衡司郎中,最后把他提拔到广西柳州任知府。柳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些少数民族,原来并不太服从清朝管理。自打袁紫兰去了,他恩威并用,深得民心。因为他为官有方,就到了右江道篆、思恩府任知府,最后,提拔到了陕西按察使司的副使。过了一年,国家发生战事了,又让他以这个副使的身份,去负责督运粮草,上前线去运粮草,因来回的奔波,他患了足病,脚疼不能行走,就向皇帝告老还乡。回到老家,最后死于雍正十二年,享年64岁。

到了袁紫兰的孙子这一辈,又出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叫袁守侗。到了袁守侗这里,袁家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都达到了空前的鼎盛时期。袁紫兰有五个儿子,他的第四个儿子叫袁承绂,袁承绂的长子就是袁守侗。袁守侗从小聪明,在热播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也有袁守侗的身影,他和纪晓岚等人一起组织了一个文社,专门研讨诗词歌赋。皇帝发现了袁守侗这个人才,让他到了军机处,后来授予他吏部文选司郎中。

在乾隆四十四年,干直隶总督的时候,乾隆皇帝亲自写了一首诗送给他,这首诗刻成的石碑,现在保存在河北省的保定市,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督军兼理抚民事,责重器资特简诸;

中处久经勤敭历,淀河并赖善防疏。

葺修行馆犹馀务,保障京畿慎匪纾。

幕府一年凡两易,抡材宅牧益愁予。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得出,乾隆对袁守侗又有表扬又有嘱托。袁守侗非常受乾隆皇帝的器重,袁守侗的母亲去世的时候,按礼制要丁忧三年,在回乡的时候,皇帝特别嘱咐他:

汝夙孝,但不可毁而致遇,善守礼而养身,为国良臣,即孝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母亲死了,我知道你很孝顺,但是不能因此毁了自己的身体,既要保住礼节,又要养好身体,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这就是你最大的孝。

但袁守侗丁忧期还没满三年,河南一带黄河河务告急,马上要发生灾害,袁守侗带病马上火速回京,乾隆皇帝迎接袁守侗迎到了卢沟桥。袁守侗带领群众,修坝筑堤,抗击洪水,工毕乃归。回去之后,不到一年,袁守侗卧病不起,就去世了。皇帝非常悲哀,赐太子太保,谥清慤。死了之后给了他一个名分,叫清慤公。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富不过三代”。很多家族第一代是创业的一代,第二代是守业的一代,到了第三代就开始败业,最终就退出了富豪的行列,很多家族都逃不过这个怪圈。

然而袁氏家族,在清朝却豪富了二百年,这二百年至少有七八代人。在清朝康、雍、乾、嘉这四朝天子执政的一百多年间,袁家涌现出了160多个朝廷的重臣,在全国各地做官,有的伴天子左右,参与国家大事,政绩也非常卓著。袁氏家族的富强之路,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在焦桥镇的牛家村屹立着一块4.7米高的太湖石,这块重达十几吨的巨石造形峻美,也是袁家重要遗物,也是袁家与王家情义的见证。咸丰年间,农民起义军捻军在山东活动,朝廷派僧格林沁前来镇压,袁氏后人袁启耀组织乡勇队协助,用土枪土炮吓退了起义军,威望大兴。为纪念牺牲的乡勇,袁启耀要建一座乡勇祠,桓台望族王渔洋后人王氏家族要为乡勇祠献礼。袁启耀看上王家花园最大的一块太湖石,王家也毫不吝啬,直接让袁家运走,但这块太湖石用了三个冬天的时间搬运,仅运费就花费了十万两银子,家族已显现骄奢之相。

时过境迁,在山东焦桥一些村庄的角角落落,还能看到很多的残砖断瓦,很多的石碑,但是当年被称为“小北京”的焦桥袁家的庄园、祠堂、花园、墓地都已经辉煌不再了。

新闻推荐

以民为本 打造绿树环绕的美丽宜居新农村 邹平市焦桥镇牛家村以民意为导向建设新社区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张康在邹平市焦桥镇有这样一个村落,整个村子被茵茵绿树所环抱,气氛宁静且祥和。沿着整洁的道路走在村...

邹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山东袁紫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