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剑桥
本报通讯员 高 雷 李荣新
连日来,邹平市好生街道动用挖掘机等机械对辖区内废旧宅基地进行清理。按照规划,这些旧宅基地等闲置资源,大都将种上果树、绿植或改建成小公园等利用起来。
为进一步改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滨州市自3月份以来开展了农村废旧房屋及残垣断壁“清零”攻坚行动。目前,全市已拆除废旧房屋残垣断壁31473处,完成92.0%,整理土地面积395万平方米,建设广场、微田园等设施7171处。滨州计划5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废旧房屋残垣断壁“清零”攻坚行动。
4月份以来,邹平市推进农村废旧房屋和残垣断壁“清零行动”。截至4月底,邹平市拆除率达100%,实现应拆尽拆,比滨州市规定时限提前一个月完成“清零行动”。
邹平市16个镇街普遍成立工作专班,建立“一日一上报、一天一调度”工作机制,挂图作战、合力攻坚。同时,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总体思路,全市858个村严格按照“宜建则建、宜林则林、宜绿则绿”的原则,有序开展工作,实现拆后土地合理利用,为乡村增颜值、为群众增收益。
“栽种梨树、苹果树等,不但美化了村庄环境,村民还能得到一定的经济实惠,村集体能增加收入。”邹平市好生街道鹿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鹿东介绍。
“我们及时跟群众沟通解释,在清理出来的空地上,不管是种树还是种菜,收益都属于原来房子的所有者。打消了群众顾虑,这项工作就好开展了。”台子镇大张村党支部书记张绥说。
滨城区对拆除的农村废旧房屋及残垣断壁坚持不改变土地管理、使用权属关系,只改变土地的利用现状的原则,严格拆除程序,引入第三方机构测量,最大限度保障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同时,对拆除的农村废旧房屋及残垣断壁,结合村民意愿,对拆除宅基地进行合理利用,整合利用涉农资金,筹措800万元进行奖补,用于购置树苗、平整土地。
截至5月9日,全区共拆除废旧房屋3828户,清理残垣断壁2015处,完成任务量的100%,提前完成“清零”任务。
农村废旧宅基地得到清理规范,村集体有了可利用的集体土地,并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土地转包、招商引资等合理利用,实现了村民和村集体的双增收。如无棣县曹家村整理出的11亩耕地享受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整理出的7亩宅基地种植了530棵白蜡和国槐,村集体预计可实现增收175.6万元。
各地将“清零行动”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如博兴县张庄村整理出20余亩可利用耕地,种植了2200余株果树,建设了13处百果园,由6户贫困户包保管理,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脱贫。
新闻推荐
□记者姜斌通讯员高雷周伟报道本报邹平讯“这个减免政策从2月份到6月份,给我们节约了50多万元,减轻了我们公司很大...
邹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