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李志武李伟伟
编者按:今年以来,滨州经济增长速度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引起了不少热心群众的担忧。导致波动的原因在哪里?对滨州发展究竟有何影响?针对群众的担忧,近期本报派出记者,深入生产一线调研,并对有关专家、业内人士作了采访。我们深刻认识到,滨州目前增长速度的波动,是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阵痛,滨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进行深入转调,正坚实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看到,滨州民生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享受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的实惠;我们认识到,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不被短期经济指标的波动所左右。同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耐心,尤其要克服速度焦虑、数字情结,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的提升,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坚定不移推动滨州市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速度降了,是主动转调带来的阵痛》、《质量高了,滨州孕育发展新优势》、《实惠多了,全市人民享受更多改革发展成果》三篇文章,希望全市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主动担当作为,坚定不移推动滨州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小康滨州。
前不久,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上半年,滨州市GDP增长0.3%,比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宏观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
今年以来,滨州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一季度甚至出现负增长,引起了不少干部群众的担忧。事实上,这是用过去的思维逻辑来分析当前经济数据,我们要充分认识滨州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变化。经济下行是滨州市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结果,是结构调整阵痛期的基本表现。
当前制约滨州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来自结构,而非总量。惟有咬紧牙关,冷静面对,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才能优化结构,培育新的增长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直面环保问题,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主动去产能、调结构
关停电解铝产能269.2万吨,压减粗钢产能183万吨,煤炭消费压减2059万吨,对6类、226家企业实施了错峰生产,治理“散乱污”企业1914家,淘汰燃煤小锅炉3205台……
这些产能曾是推动滨州市GDP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一系列巨量产能的消失,足能让人理解滨州市的GDP增速为何突然下降。
另外,受环保督察、错峰生产、秋冬季污染防治停产、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等政策影响,去年以来全市停建、缓建民间投资项目281个,影响民间投资达955亿元。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的下滑,也是造成滨州市GDP增速波动的重要原因。
“要把环境保护督察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以旗帜鲜明的政治态度照单全收中央督察组反馈督察意见,以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深刻反思,以刮骨疗毒的坚定决心彻底整改,将其作为根治突出环境问题的重大机遇,倒逼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尽管压减产能对经济增长速度会有较大影响,但面对中央环保督察对滨州市提出的整改意见,滨州市态度明确,照单全收,并将此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契机。
“中央环保督察,也暴露出了滨州的产业结构问题。”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调研员李民远告诉记者,滨州由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合理,火电、化工企业较多,煤炭消费总量约为5500万吨,占全省的16%左右、占全国的1.5%左右,是全省煤炭消耗量最大的市,在全国地级市中也位于前列。同时,以重型柴油货车为主的交通运输结构也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结构性污染问题十分突出。过去,滨州市形成了以纺织家纺、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粮油加工等为支柱的产业,但传统动能发展空间有限,依靠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的发展方式也难以持续。
回顾过去,特别是近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积累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说,今天的诸多问题,都是昨天追求数量、速度造成的,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必须深刻吸取教训,转变发展理念,真正从发展方式上调头转身,走高质量、高效益、低污染的绿色发展之路。
主动转调,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经历阵痛,就能凤凰涅
般木,重获新生
要发展,必须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摆脱传统粗放发展模式带来的羁绊,坚决实现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滨州市在全省率先召开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大会,部署工作。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成立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出台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及实施意见,建立“五个一”推进机制,制订专题宣传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制定措施,完善工作督导方案,形成了以实施意见和实施规划为统领的顶层设计。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
滨州市以环保督察为契机,强力推动经济结构变革,紧紧围绕培育壮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多端延伸,持续增强滨州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增加新的增长动能。精心谋划了“5+5”十强产业(培育壮大高端铝、新型化工、家纺纺织、粮油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储备了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731个,总投资8082亿元。
应对以往运输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滨州市加快“公改铁”进程,实现铁路运输代替公路运输。建设阳信汇宏新材料铁路专用线、邹平货运铁路专用线、北海货运通道项目、东风港站铺轨工程及站后工程、滨港铁路二期工程等,利用德大铁路阳信站作为到发站,由魏桥创业集团按照环保要求完成货物装卸,并用标准载汽车运输到厂。
经济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某种经济意义上说,对于经济高速增长的依赖性减弱了,也就是说对于GDP增速放缓有一定的包容度。经济调结构转型升级、金融与实体经济杠杆,均已让滨州市经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改革“阵痛”。虽然可能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阵痛期”,但只要经过“刮骨疗毒”,滨州市经济就能健康持续发展,就能凤凰涅槃,实现转型升级。
0.3%的增速来之不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保持战略耐心
“0.3%的增速尽管不高,但是扭转了负增长的被动局面。”市统计局党组副书记、调研员梁中华说,“分析经济形势,既要看总量也要看结构;既要看长期,也要看短期。0.3%的增速尽管不高,但要看到这是在转型升级阵痛继续延伸的背景下取得的,是在去产能、减煤炭、强环保政策约束不断强化、转型阵痛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取得的,可以说来之不易。”
李民远则用“三个没有变”来概括当前滨州市发展形势。一是全市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变;二是全市就业、金融、物价、进出口、财政总体平稳,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础没有变;三是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继续延伸,经济下行压力大的短期局势没有变。综合判断,滨州全年经济运行将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
从目前的经济数据上来看,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良好,积极因素频现。尤其重要的是,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个高质量,是“不带血的”、没有隐患的、广大人民群众赞同和满意的。广大干部认为,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各级把握发展规律、驾驭复杂局面、应对各种变化、谋划推进工作的根本要求。
在采访中,多名干部都表示,我们在发展中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持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的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保持战略耐心,尤其要克服速度焦虑、数字情结,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追求,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的提升,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动滨州市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新闻推荐
山东省164个县市区“气质”排名出炉7月份综合指数最差的是邹平县
昨日,山东省环保厅公布了7月份大气环境质量,同时,首次发布了全省164个县(市、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及综合指数排名情况。省环...
邹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