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新闻 惠民新闻 阳信新闻 无棣新闻 博兴新闻 邹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滨州市 > 邹平新闻 > 正文

孙予之:焦桥中医世家走出的共和国英雄 张勇 魏强 颜明

来源:滨州日报 2018-05-25 11:50   https://www.yybnet.net/

孙予之近照

开栏的话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凡事迹的人、那些以一己之力为社会公平正义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依然是我们的道德楷模。他们所承载的精神价值,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为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自觉向英雄学习,近日,我们开展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我们家的报国故事”重大主题宣传活动。今天,本报开辟本栏目,让我们一起听听英雄故事,激发报国情怀。

101岁的革命老人孙予之,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入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1958年转业到安徽省交通厅工作,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复兴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生于邹平焦桥中医世家,在济南参加援绥抗战大罢课

2018年4月23至24日,我们有幸拜访了孙予之老人。老人看上去完全不像101岁的样子,反应敏捷,思维清晰,逻辑严密,记忆力惊人,一谈一个多钟头毫无倦意。

1917年3月24日,孙予之生于邹平县焦桥镇孙庄村一个中医世家,祖父、父亲好善乐施,颇有威望,家境也算殷实。孙予之8岁开始读私塾,苦读7年,打下了很深的古文功底,写的作文曾被老师批注:“小资才思,令人可夸!”

15岁那年,他到长山中学读书,第二年结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物——同乡和革命挚友李寿岭。1935年8月他和李寿岭初中毕业后,一起考入了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并分配到一个班,住在一个寝室。

这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我国的侵略,而国民政府却继续推行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北平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一二·九”运动,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就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孙予之、李寿岭和同学们参加了援绥抗战大罢课。他和李寿岭等积极宣讲,募捐支援前线抗日。学生们的爱国行动,把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吓得手忙脚乱,连忙下令各校提前放假,并把学生“押送回籍”。孙予之就被装上闷罐车送回邹平老家孙庄村了。

回家乡开展抗日活动,争取韩子恒部队接受共产党领导

经过斗争磨炼,孙予之逐渐成熟起来,对中国前途命运进行了思考。他和李寿岭还先后参加了学校里的“读书会”“时事研究会”“世界语研究会”“新闻学研究会”等进步组织。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铁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和《世界知识》《中流》等杂志,以及《青年自学丛书》,通过学习、交流、讨论,初步懂得了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就使他从思想上认识、接近、接受共产主义,同时也知道了革命的艰苦性。

为了团结更多进步同学,他和李寿岭还在济南一家日报上创办了《晨钟》副刊,并发表了一篇散文《黄昏》,影射蒋家王朝如日暮黄昏。

济南沦陷后,孙予之响应党“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号召,受“民先”的派遣,回到家乡邹长地区开展抗日活动,并认识了派到长山中学策划黑铁山起义的领导人廖容标、姚仲明、赵明新,这对他坚定抗日决心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有一次,他正在孙庄村打谷场上宣讲誓死不当亡国奴和中国必胜、日本必败道理时,突然来了2名国民党“CC”分子,打着县政府招牌,强行摊派“抗日捐”,实为中饱私囊。孙予之非常气愤,和他们发生了争执。他们竟颠倒黑白跑到县政府诬告孙予之“破坏抗日”,下令追捕他。他在李寿岭等人支持下,毫不畏惧,继续到刘桥村、车官庄做许新安、许民安、刘文田等同学的工作。黑铁山起义后,他还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了一名姓杨的负伤同志。

1938年春,长山县六区区长韩子恒拉起了一支50多人的队伍,有一定战斗力,但地方性很强。但韩子恒为人正直厚道,思想也很进步。姚仲明安排孙予之和李寿岭去做工作。经过他们苦口婆心的教育引导,在韩子恒大力支持下,这支队伍愿意接受共产党领导,被正式命名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第五军第十九中队,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

参加泰山区吉山战斗,“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和敌人战斗到底”

1938年6月,孙予之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跟随廖容标、姚仲明到第四支队工作,参与创建鲁中根据地,开始了长达7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生涯。

1942年,日军连续大扫荡,加上国民党顽固派公开投敌,使泰山区根据地处在日伪据点和顽军的分割和包围中,根据地越来越小,泰山区抗战进入最严酷阶段。1942年10月17日凌晨,鲁中抗战史上最残酷、最激烈的吉山战斗打响了。

孙予之所在部队600多人被5000人的日军团团围住。为了掩护群众撤离,部队坚守阵地,子弹、炮火在眼前和耳边乱飞,他们生死不惧。吉山战斗中,260多人壮烈牺牲,300多人成功突围,无一人变节投敌,表现了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武装的纯洁性和坚强性。

战斗结束后,从外地赶回的主力部队去打扫战场,阵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八路军战士尸体,大部分是和敌人拼刺刀而死,鲜血染满了全身,惨不忍睹,令人凄然泪下。

孙老擦了擦眼角的泪花,慷慨激昂地说:“战争年代越是条件艰苦,我们越是豪情满怀,只要枪膛里还有子弹,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和敌人战斗到底,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自离休后,老人到学校、工厂、机关等单位作红色报告近6000场次,受教育者达300万之众。老人还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几十年坚持不懈。如今老人101岁了,还天天拿出6个小时时间读书看报,写诗画画,最近还联系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准备出版自己创作的60多首诗和四篇回忆文章。

1982年,孙予之岁逾花甲,回首往事,戎马匆匆,展望未来,豪情满怀,填词一首:念奴娇?述怀

蹉跎岁月,叹尘劳、暗将韶光辜负,漫道书生多误国,誓把山河重树。漱玉春深,明湖夏晚,扺掌千山暮,神州陆危,祖生安敢独济!田野遍地腥风,参天堡垒,月夜双晨路,寨里、吉山、杨家横,血染丹枫似碧,鹭岛飞波,清川落日,安危几曾顾?狼台日老,怎堪后人凭记!

1997年,老人重游曾经浴血奋战的鲁中地区,不禁热血沸腾,欣然命笔:忆战友(七律)未到燕然立寸功,长河紫塞任倥偬。栉风沐雨无时日,沂水蒙山雪映红。雪漫恋宫情更暖,花开方下小桃红。青山依旧桑榆晚,每忆韶年桑榆晚。

新闻推荐

滨州市审计局审计举报服务中心 发挥绩效考核激励作用创新做好审计举报服务工作

审计组在审计工作现场交流分析情况。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李伟伟通讯员史旭东石慧审计举报,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

邹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孙予之:焦桥中医世家走出的共和国英雄 张勇 魏强 颜明)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