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博瑞以525分的高考成绩如愿接到烟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正是在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开始有了放弃读书的想法。8月29日,距离开学仅剩3天,在山东阳信陈词林村家中,沈博瑞红着眼睛读完烟台大学校长郭善利的亲笔信后,当即承诺:“我一定会按时报到!”(9月5日《中国青年报》)
这个新学期,一些“来路不易,命运多舛”的大学新生,得到了学校的温柔相待。 来自甘肃定西的残疾考生魏祥和母亲一起居住的利益诉求,得到了清华大学“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的温暖回应;母亲早年病逝、来自广西的“最美孝心女孩”陈春林带着瘫痪的父亲上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免费提供了一室一厅供这对父女居住……当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有机地结合起来,弱势群体悲苦的人生就会多一些光亮和温暖。
2016年,沈博瑞的父亲沈国辉右手被卷入机器造成粉碎性骨折,几个月后又突发脑梗。为了给父亲看病,家里花光了全部积蓄,又从亲戚朋友那凑了几万元,先后花费十余万元。在厂房食堂工作的母亲为了照顾父亲,辞去了工作,让这个家庭彻底失去了经济来源。不论是父亲后期的治疗费用,还是家里的欠债,抑或大学四年的费用, 无形的压力,让沈博瑞产生了不去上大学而是去工作的想法。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的希望之门,面临着开启后又无奈地被关闭的风险。
“只要有一个上学的,这个家里就有希望”,路遥先生所著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入目三分地刻画出孙少平这样一个寒门学子的形象。对于农家子弟而言,接受有品质的高等教育是打破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的“出身论”和“宿命论”最有效的渠道。“不让一个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告别校园”,说到底就是拨亮高等教育这盏希望之灯,让寒门子弟有更多改变命运的机会。
面对一位可能“因贫辍学”的大学生,一位大学校长通过亲笔信这样的方式,向沈博瑞传递出学校对他的爱与关心。“要勇敢地面对生活,做一个有担当的人。”“要积极奋发向上,做一个有理想的人。”……“校长致信贫困生”通过符号互动,让贫困生感受到学校的善意和温情,让贫困生更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各种磨难,变得更加强大。
诗人海子曾说:“要有最朴实的生活和最崇高的理想,即使天寒地冻,路遥马亡。”尽管“没有背景,只有背影”,尽管困难重重,寒门子弟依然要像“最美孝心女孩”一样,足够相信并且会一直相信。只有一直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才能一步一步地靠近梦想;只有自强不息、坚韧前行,“寒门贵子”才能更多地出现。
让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更加顺畅,离不开外部的社会支持。“校长致信贫困生”,体现了一所大学的温度。助力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助于促进社会流动,增强社会活力。
新闻推荐
我一直认为,人是洋葱,层层包裹,层层故事。李兴杰的出现是喧哗尘间的极淡,很多人说他清寂,且一如既往。我不信,在后来的深谈与观察中,果真发现了几重门,一扇门外一重天。兴杰是现如今山东书画界小有名气的...
阳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