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阳信县调查点项目录制完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信方言代表性传承人李德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大鼓第五代传人王秀兰等6人获得了国家语委、县语委办颁发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阳信县调查点发音人”奖牌和荣誉证书。
此次录制工作自2015年8月招募发音人开始到录制结束,历经6个月时间。采录工作完成后,国家语委将向正式发音人颁发荣誉证书,其身份信息将连同采录的方言数据以数字化方式存入国家和省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永久保存。
阳信县调查点共招募正式发音人6人,后备2人。阳信方言挖掘者李德俊担任方言老男兼口头文化兼地普2发音人,崔玉华、姚岩凯、王萍萍、朱新生、王秀兰分别为老年女性、青年男性、青年女性兼地普1、地普3、口头文化发音人。
方言老男调查内容是用方言讲述个人概况、读单字1000个、词汇1200个、语法例句50条,从“当地情况、风俗习惯、传统节日、个人经历、工作情况、业余爱好、家庭情况”7个话题中任选一个或多个话题进行讲述,不少于20分钟。方言青年介绍概况、单字1000、从7个话题任选一个或多个话题进行讲述,不少于20分钟。方言老女和方言青女介绍概况、任选一个或多个话题进行讲述,不少于20分钟。口头文化发音人用地道的方言介绍概况,采集当地童谣、儿歌、摇篮曲、民歌、故事、口彩、禁忌语、隐语、顺口溜、谚语、歇后语、谜语、曲艺、戏剧、吟诵、祭词语、骂人话等。地方普通话发音人介绍概况,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朗读2篇文章。老年男性、青年男性、青年女性发音人3人从7个话题中任选一个或多个话题进行对话交流。
招募的发音人包括方言发音人、口头文化发音人、地方普通话发音人三类。方言发音人分为老年男性、老年女性、青年男性、青年女性4名汉语方言发音人,分别用“方言老男”、“方言老女”、“方言青男”、“方言青女”来指称。口头文化发音人条件参照方言发音人,可以有方言发音人兼任。地方普通话发音人选择3名以当地汉语方言为母语的地方普通话发音人。
新闻推荐
...
阳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