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孙文杰通讯员牛娜张红娟
今年滨州市植棉面积50.18万亩,较去年73.46万亩减幅达32%。近年来,植棉面积持续下滑、效益低迷的原因是什么?滨州市该如何应对?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农业局棉花站站长刘明云。
棉花种植向盐碱地块集中,减少的原植棉地块大部分种植了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
记者:滨州市当前的棉花生产情况如何?
刘明云:滨州市植棉面积继续下滑,从近两年数据看,减幅较大的县区分别为高新区69%、滨城区55%、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50%、沾化区48%。
从滨州市今年植棉分布情况来看,除高新区、阳信县、邹平县和开发区等以房前屋后种植自用以外,植棉大县的种植区域主要向盐碱地、水浇条件差的地块集中,12个植棉大镇植棉面积35.5万亩,占全市植棉面积的70%以上,主要位于无棣县西小王镇、柳堡镇、佘家镇、车王镇,沾化区冯家镇、利国乡、下河乡,博兴县乔庄镇、纯化镇,滨城区秦皇台乡,惠民县麻店镇、胡集镇等。
减少的棉花面积大部分种植了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在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条件下,植棉面积压缩,是农业和农民种植业结构自然调整的结果,应予以正确认识和看待。
记者:今年全市棉花长势怎样?
刘明云:今年全市棉花总体长势好于去年。由于受今年天气影响,比如春季干旱时间较长,墒情较差;播种出苗期降雨较多,造成苗病较重,但棉花现蕾期和花铃期雨热同步,光热资源充足,棉花恢复性增长快,丰产架子搭得较好,总体长势好于去年。全市预计产量500-600斤籽棉/亩。但8月19日以来,受两次台风影响,连续降水,全市累计积水棉田22.6万亩,其中倒伏2.86万亩。这次降雨预计造成棉花减产2-3成左右。
农业部门积极探索高效种植模式,新型经营主体示范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记者:近年来,滨州市棉花生产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刘明云:为提高植棉效益,近年来滨州市农业部门积极探索高效种植模式,新型经营主体在改善棉花品质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良好示范作用。
比如,沾化区冯家镇结合棉花绿色高产高效创新项目,开展棉花西瓜套种,采用4行棉花2行西瓜套种模式,西瓜亩收益1470-1575元,棉花预计收益1050-1120元。在西瓜行里再种上一季玉米,每亩再收入350元左右,提高了种植效益。无棣县钟金燕家纺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为农户提供棉种,高出市场价回收籽棉,生产床单、被罩等产品,利用互联网进行个性化定制,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无棣县景国农机合作社引进棉花激光平地、GPS导航系统分层深施肥技术,实现棉花生产灌溉、播种、植保全程机械化,降低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滨城区农喜棉花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良好棉花”种植,与部分种植大户和轧花厂合作,实行统一供种、收购、运输,有效解决了“三丝”问题。
采取综合措施推动滨州市棉花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记者:棉花仍是滨州市主要农业作物,您对今后推进滨州市棉花产业发展有何建议?
刘明云:当前,棉花生产、科研育种、纺织加工缺少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机制和动力,棉花产业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对推进滨州市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我个人认为应主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立足产棉大市这一传统优势,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支持滨州市棉花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整合农业、农机、科研院校等涉棉部门资源配置,统一安排棉花产业发展目标、科研任务和生产规划。以国家“两区”划定为重要机遇,稳定植棉面积。大力培育发展棉花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全市棉花生产实现绿色高产高效。积极引导和扶持棉农成立合作组织。大力发展统防统治工作,扩大机械作业量,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植棉综合效益。
2017-2018年滨州各县区植棉面积统计表单位:(万亩)县区2018年2017年较2017增减(+-)增减幅度(%)无棣18.518.0+0.5+3沾化14.2627.6-13.34-48博兴6.07.8-1.8-23惠民4.398.5-4.11-48滨城3.16.9-3.8-55阳信1.51.1+0.4+36邹平1.41.46-0.06-4开发区0.51-0.5-50高新区0.320.9-0.62-69北海0.210.204+0.006+3合计50.1873.46-23.28-32
新闻推荐
2018“安全生产滨州行”——无棣县 无棣52家企业完成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孙文杰张康通讯员孙宝柱郭玉旺报道)无棣县坚持政府引导、标杆示范、分级推进、全面实施的执法检查...
无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棣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