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新闻 惠民新闻 阳信新闻 无棣新闻 博兴新闻 邹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滨州市 > 无棣新闻 > 正文

无棣名门望族张家

来源:鲁北晚报 2011-10-21 19:47   https://www.yybnet.net/

作者(左)和朋友杨新彬(右)到无棣张家查阅族谱时,与主人合影。 无棣《张氏族谱》

无棣张家始祖张增,原籍河北省迁安县,明朝成化、弘治年间迁居无棣县邓王庄。二世,三世,四世,均无考。从第五世张仲善起,家境富裕,他的4个儿子,个个出类拔萃,其中长子张思桂,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万历甲午科(1594年)举人,曾任三河县知县、高邑县知县、陕西巩昌府同知,崇祯四年(1631年)去世。张思桂迁居无棣县城,由此成就了无棣张家。张思桂也有4个儿子,仍然是个个出类拔萃。其中第三子张克家又有4个儿子,其长子张元庆,崇祯元年(1628年)出生,顺治辛卯科(1651年)举人,康熙十七年(1678年)去世。张元庆仅有一个儿子张暟,无棣张家的辉煌主要就指这一支。而无棣张家的知名女婿,也产生在这支。张元庆有3个女儿,长女嫁无棣名人、吏部侍郎王清之子;次嫁盐山朱家;小女儿就是在滨州杜家最具威望的太夫人,即杜漺的儿媳、杜亮曾的夫人、杜鼒的母亲、杜堮叔兄弟9人的曾祖母、杜受田等13个叔兄弟的高祖母。

张暟娶无棣名人吏部侍郎王清孙女为妻,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张可大中进士,次子张可举中举人,两个女儿则嫁到惠民李阁老家。

张可大考取进士,有4个儿子4个女儿,4个儿子均威名远扬,其中一个进士一个举人,4个女儿则分别嫁与无棣吴家,惠民李阁老家。张可大的5个孙子中有1名进士3名举人。张可举有4个儿子,均取得功名,他的后代又是无棣张家的代表。

无棣张家故居在无棣城里,民间俗称张宅。其后代也主要散居在无棣城里和邓王庄等村庄。

张可大,字坤竹,号东峰,康熙八年(1669年)出生,康熙己卯科举人,丙戌科进士,乾隆六年(1741年)去世。张可大考取进士后,先任教官,成绩优异,晋升为浙江永嘉县知县。在知县任上,他勤勉政事,关心民瘼。临县发生强征百姓粮食,激起民变的事件,上司派张可大前往安抚,百姓听说后,纷纷奔走相告,经过张可大的安抚,事件平安解决。为了解决邻县三营的兵米,张可大决定由本县帮助征解,适逢连年歉收,他不忍向百姓摊派,上司催饷又急,他不得不借仓库粮食应急。又逢上司清查仓库,张可大被以挪用库粮罪解职。当地百姓听说后争相缴纳欠粮,张可大遂官复原职。

张鏐,张可大长子,字完质,号企斋。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出生,雍正十年(1732年)举人,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内阁中书。乾隆十五年(1750年)去世。

张映台,雍正元年(1723年)生,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去世。乾隆十七年(1752年)举人,乾隆十九年进士。任河南武安县知县五年期间,倡导设立赈济局,振兴文教。再任扶沟县知县,正逢蝗灾,他率民灭蝗。不久,因功调任洛阳知县,再升福建漳州同知,兵部武选司员外郎。他担任官职30年,告老还乡时行囊空空,不过数篓图书而已。

张映汉,字星槎,号筠圃。出生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考中举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考中进士。先后出任户部四川司主事,广西司员外郎,后升任云南司郎中。因功升为衡永道道员。嘉庆五年(1800年),张映汉因主持科举考试出现失误被免职。湖广总督姜晟爱惜其才,遂奏请发川楚军营效力。当时,川楚白莲教起义尚未平息,上司委派张映汉到军中负责粮草供应,因办理得当,被任命为湖北粮道,后升任山西按察使、湖北布政使。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任湖北巡抚。张映汉任湖北巡抚9年,廉洁奉公,关心民情,政体肃然。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张映汉升任湖广总督。翌年,奉旨内迁,任刑部右侍郎,再调仓场户部侍郎。不久即罢官,回归故里,道光十年(1830年)病逝于家。著有《毛诗汇参》12卷,《毛诗韵考》8卷,《韵学弟子训》4卷,《奏疏》30卷,诗稿若干卷。

张洵,字裔苏,号雨农,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出生,嘉庆十八年(1813年)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选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外放为浙江太平县知县。在任职的道路上,他发现有人丢失布匹,立即予以审查,直到水落石出才离开,从此,当地的盗窃行为大为收敛。他在太平县多惠政,被推荐至玉环厅同知,直至病逝于任上。著有《桐华山馆诗钞》。

张守岱,字奉山,号东岩,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举人,二十五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升任吏科给事中,再外任陕西陕安道,驻守汉中。他奉命办理地方军务,负责修治军械,构筑城池,巡视南山各处要隘,防范周密。同治元年(1862年),西北发生农民起义,攻陷阳平关,他立即带领地方练勇前往镇压。上司进行战略调整,命令各地练勇返乡备战,张守岱遂带领本部人马回守汉中。当年十月,义军渡过汉江,直扑汉中城,义军用水浸透棉被,蒙头攻城。在张守岱的亲自指挥下,义军无功而返。同治二年(1863年)春,大批义军再次兵临城下。义军将汉中城团团围住,久攻不下,改用挖地道进攻,张守岱也命令守军挖土濠防御。张守岱亲率兵民日夜防守三个月,因积劳成疾病逝。到秋天汉中城破,张守岱的妻、妾并幼子二人均遇难。长子张树桢进士出身,任广东英德县知县。

张树桢,字毅朋,光绪十九年(1893年)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任广东英德县知县。有商民开发森林,遇到当地村民的阻挠,因为发生在两县交界之地,他特地邀请曲江县令一同前往勘察,力图平息事态。当地村民手持棍棒拦路,有的人还鸣放鸟铳进行恐吓,眼看局面就要失去控制,张树桢挺身而出,高声说:“我是英德县知县,你们有什么诉求告诉我,这样聚众威胁朝廷命官,难道是想造反不成?”众人被他的凛然豪气所折服,事情很快得到圆满解决。

张衍重,字子威,嘉庆十四年(1809年)出生,道光十九年(1839年)举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升任检讨。咸丰二年(1852年)担任贵州乡试考官,再任福建汀州知府。到福建上任时,适逢兴化县被农民军围困,到达距离二十里时,众人都观望不敢再前行,他说:“我初到此地,敌人尚不知道虚实,我们应该大张旗鼓地前行。”义军果然如他所料那样后退。入城后,他巡视全城围墙,加以修复,又砍伐城下树木,防止义军进行攀爬,在城上多备滚木、石块等守城物品,迫使义军撤退。他率部收复仙游县后,地方形势稍得安宁,一直被阻隔在外省的巡抚才回到本省。这时,他又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就立即向巡抚请假回乡,巡抚委派他到天津办理粮饷,可以顺路回家探亲,等到他回家时,父亲已好转,于是他奔赴天津办差。来年,仍在天津,公务尚未办完就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就此回家守孝,孝期满,改任江西饶州知府。饶州常受到太平军威胁,当地的八旗、绿营兵以及团勇云集,筹集粮饷的任务特别艰巨,而张衍重却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如此,就连徽州大营缺饷时,张衍重还调剂出万两兵饷,因此前方的统兵大臣称赞他是“非近今大吏所及”,因为母亲去世,回家守孝,咸丰十一年病逝于家。

张衍熙,字子缉,咸丰五年(1855年)举人,咸丰六年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因为父母身体欠佳,辞官回乡,十年不出家门。为亲人守孝期满,继续回刑部任职。他勤勉政事,守正不阿,陆续晋升为刑部员外,刑部郎中,再任陕西凤翔府知府,三年后告老还家。

张守炎,字寅生,号星谋,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出生,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初任礼部主事,再外任河南怀庆府知府。当地有个善于诉讼的人,每当有新知府上任,他就制造事端挑起纠纷,张守炎到任后,挑选出他历年积累的案宗,细细研究,待他再次惹是生非时,张守炎逐条对他进行批驳,终于使其折服。张守炎平生温厚平和,诗笔俊逸。宣统三年(1911年)去世。张守炎的妹夫是滨州杜家的杜庭琛,另一个是利津李家李佐贤的儿子李贻俊,其女儿则嫁与无棣吴家的吴重熹之子,这些封建大族之间的诗词往来密切,留下了大量的上乘佳作。

■无棣张家概况

■张家进士云集

因为研究滨州杜家的缘故,我对无棣张家情有独钟。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早年,我到滨州老城寻找杜家后人,在街上询问老者,他们总是问我,是无棣来的吗?随着研究的深入,我逐渐知道了其中的奥妙,原来,滨州杜家和无棣张家世代联姻,姑妈是婆妈,婆母是姨母,丈母是姑母。民间传说,两家是同一部家训。

无棣出美女,真是一点不假。清朝总共有八个“文正”公,其中两个是无棣张家的女婿,一个是滨州的杜受田,另一个是李鸿藻,至于其他的像军机大臣杜翰,山西巡抚赵长龄等就更多了。无棣张家可以称得上是无棣第一名门,其家族有11名进士,仅比滨州杜家少一人,而包含举人则有31人,比杜家还要多得多。其家族的官员高者总督、巡抚、布政使,低者知府、知县有几十人。

□侯玉杰

新闻推荐

货车追尾司机被困 民警消防开展生死营救

□本报记者 温庆磊 通讯员 孟纯升 赵凤娟本报讯 10月24日早上,无棣县大济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拉钢材的大货车与一辆油罐车追尾。后面的油罐车驾驶室...

无棣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无棣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当年户户通2011-11-04 17:13
评论:(无棣名门望族张家)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