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滨州 今日惠民 今日阳信 今日无棣 今日博兴 今日邹平
地方网 > 山东 > 滨州市 > 今日滨州 > 正文

招远汤台旧事

来源:烟台日报 2022-03-07 11:06   https://www.yybnet.net/

□冷大川

在招远县城东约一里处,有一条大河贯穿南北,河东岸村庄鳞次栉比,其中有一汤后村,与县城遥相对望。村中因多处有热度极高的泉水从地下冒出,因而自汉唐时期就有“甃石为池,以沐汤泉”的历史记载。到宋、明时,这种习俗极为盛行。清初顺治年间,则有官、民汤之分的记载:“池凡三:一官汤,在公廨内;男女汤各一,皆筑土为短墙蔽之。”后来几经改建,由土墙改为砖石墙,并建有屋顶和门窗,内墙壁用水泥抹面。汤池及周围的地面,放衣服的台子,起初是理石块铺就,以后改成水泥抹面。这种样式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洗澡的人每天络绎不绝,一年四季,昼夜不断,风雨无阻,冬腊月尤甚。民国时期文人路方述作文称道是“故我邑之胜景”。

在澡堂的周围有许多自然和人为的景点:(一)鸳鸯河,河水凉热并流,“其热者如沸汤,投以物辄糜,而寒者则荇藻交横”,真可谓“一样清波流,冷暖各分界”。(二)断霜桥,隆冬时节,大雪纷飞,可桥面上从未存有霜雪。有诗赞曰:“秋霜冬雪不临门,原是赤龙地中潜。”(三)栏杆池,是约三米见方的高温热水池,池周围由大理石栏杆围成,分别是八根横杆,八根立杆,以便人们取水、煮菜、休憩。(四)洗脸盆,用石块砌就的一个长方形小水池,二三十公分宽,五六十公分长。水温较低,泉水清冽,自溢自排。洗完澡的人们,都会蹲在边沿,洗脸洗手洗手巾,除去汤池那股特别的味儿。(五)石板炕,在男汤东墙外,有一巨型长方形石块,长1米多,宽约80公分左右,厚有10多公分。因石下是热水泉池,常年热乎。严寒的冬天,不少人会坐在其上煿屁股,煿手。这里时有讨饭的流浪人聚集,熬冬过夜。

在女汤东边有三座古建筑,面南背北,主次分明。正中是高大的火神庙。据有关资料记载:“火神者,南方之神也,主祠於夏,名曰祝融。”火神庙,三间大殿特别显眼,青砖黄绿瓦,飞檐明柱,雕梁画栋。火神爷端坐中央,赤面红发,持枪举轮,威风凛凛。五位部下分立两旁,手拿宝器,姿态各异。每年古历六月二十三日是祭祀火神爷的日子,也是招城盛大的庙会。不只是城东河市场上,人山人海,汤台上更是人头攒动,拥拥挤挤。购物的,上香的,看耍景的,大人孩子,连同尚能走得动的老人,一连好几天。路方述在《火神庙观剧记》一文中有这般叙说:“每岁六月二十三日,属神会期,往往开会演剧。”“环庙四周,尽是农商庐舍,日日如市。其剧场之地,在西南距庙百步余。舞台前后,遍种杨柳,绿荫翳翳,永蔽骄阳。观剧者咸荷帡幪,直同於荫暍樾下也。东望泰山行宫,历历在目;西望长河流水,浩浩无涯。(人)奔走喧阗,骡马肆之嚣尘竞逐;(物)罗列杂遝,买卖场之物品纷争。”火神庙东侧是财神庙,其建筑规模相对火神庙小一些,但每到祭拜财神爷的日子,也是前呼后应,争先恐后,香火终日不息。火神庙西侧是道士房,供道家人练功修养之用。

昔日的汤台街上,洗澡的不分昼夜,找乐的一拨又一拨,大家一有空,就来蹲汤台,特别是隆冬寒天。有诗赞曰:“且藏寒乞身,兼瀹贫婆菜。”这儿既可以避寒取暖,又有乐趣。说书唱曲的,摆地摊卖杂货的,或搭棚支架,或借助房边屋角。火神庙前宽大的廊檐下,是地摊的最好选择。上有屋遮,下有地热,面南向阳又避风雨严寒。修鞋匠、箍漏匠,卖鸡杂、面鱼、凉粉、火烧等吃食的一溜摆开。

箍漏匠老焦大概是滨州人,长住汤后村。平日里外出干活,雨雪天就来汤台。他性情好,大人孩子都喜欢;手艺精,没有揽不下的瓷器活儿。一放下担子,跟前就围满了聊天的人。每天天刚亮,卖面鱼的就会挑着担子颤悠悠地走来,盛面鱼的器具是用麦秸草编织的草囤,有1米高,圆形。面鱼放在里面,既保温、防飕干,还卫生、讲究。挑担卖面鱼、火烧的,最喜欢将担子放在卖凉粉摊位跟前,相互扶持、帮衬。杨家大沟村人杨四的烧鸡最受青睐,他远远地挑着担子,烧鸡的香早已弥散遍全汤台的每一角落。不见其人,早闻其香。担子一头是一个大大的圆宝篓子,装着烧鸡,有一大摞向日葵叶或蓖麻叶放在其上。另一头是一个大大的瓷罐子,盛着鸡杂,还有汤。孩子们围着、跟着,砸吧着嘴,望着卖主将鲜灵灵的烧鸡用绿叶包好,递到主顾手中。如果带着碗、盆,卖主还会将罐子里的鸡杂汤盛上一些,这叫买一送一。鸡杂花钱,汤多少都是白送的。粽子大都放在筐、篓里,有大黄米、小黄米、白糯米多种。粽子里或放大枣,或放花生粒不等。卖粽人大都将筐、篓边缘插一树棍,上面有粽子模型。汤前村张述的切糕当年很有名气,在汤台诸多切糕中独竖一帜,被乡人称为“糕板子”。也曾有同行糟蹋他“四两当半斤,咬上一口放了心”,说是他的经营之道。

酒馆、饭馆、药铺、理发馆、凉粉屋、火烧店比比皆是,隔帘相望。那时兴喝黄酒,酒馆经营的一律是自家酿的黄酒,装在泥坛、泥瓶子里,主顾大都是整瓶搬,更多的还是零散的顾客不时前来店内少酌几盅。当年比较数得着的,当数李玉田的“涌泉居”,郑寿兰的“罗泉居”,闫丰章的“东兴城”,冷利国的“长春居”,郑希桥的“福成永”几家。饭馆有李家馆、尹家馆、孙家馆、姜家馆、王家馆等。各个饭馆做的大都是家常便饭,包子、面条,火烧及简单炒菜,各自有自己的特色味道。我祖父的冷家饭馆则以摔、拉面条和肉盒较为出色。他当年拜的东关村姓赵的名厨师,其人在河东、河西几十个村子家喻户晓。不少顾客洗完澡,买上一包或几包肉盒——当时面食品包装用的是包装纸——回家捎给年迈的老人或者是可爱的孩子,既经济又实惠(一个肉盒是三个铜板)。火烧有多家,彭环家以烙瓤火烧为主,李秉文和柳木墩(是一王姓人的雅号)家的则是炉火烧。有一种火烧,当地人称其为马眼火烧,吃在嘴里感到香酥,甜净可口。大概是用木制卡子卡制成型,呈圆柱状,约五公分高,业主是一家姓闫的,这几家在当年火烧行里远近闻名。凉粉在当时也很盛行,有搭蓬摆地摊的,有在自家街面房的。王家、郑家、彭家的凉粉喝起来筋道味正,酸、辣味及各种配料搭配得恰到好处。当年有句顺口溜,“大豆腐姜新田,小豆腐李家馆,末茱饭数孙燕,瓤火烧找彭环”。药铺有秦维荣的“济生堂”,秦先生医术高超,很多疑难杂症,他基本都可以治好,当年名气大得很。远近几十里,一提起汤台的“秦先生”,老幼皆知。冷忠贞的“种福堂”和徐荣的“华济药房”在医药行当也很有名气。商店杂货铺经营人分别有王人声、闫振东、李福田、孙书芬等人开办。有的是经营烟、酒、糖、茶、油、盐、酱醋,有的则是经营家中、地里常用物件。理发馆经营时间最长的当数姓盖的师傅,大人孩子都叫他“老盖”。尽管他腿有点跛,脾性倒是温和得很,脸上总是挂着笑,很会应和小孩子。价钱也不贵,很多时间,小孩理一次发只收一角钱。

工夫市,是那个年代农业生产人力资源调整的一个重要场所。平日里,特别需要干的活儿,尤其是砌墙、盖屋等大活件,家中又缺人手;农忙时节,庄稼地里人手不够,人们都会想到来工夫市雇人帮忙。待工夫多指打短工,如果长年为某一雇主干活的叫扛活,或称做长工。每到年根下,东家便会告知是否续用,很少到工夫市待雇。工夫市在当年也是汤台的一大亮点。每天刚到黎明时分,摸着黑,工夫市场上就人来人往。卖苦力的人们根据农时,手里拿着一两件干活用的工具,在工夫市等待雇主。播种前,带铁锨、大镢,管理期带锄头的较多,收割时带镰刀、小镢等。雇主来到工夫市,一番讨价还价,有时还有说和人,即中介人从中协调。

到了民国以后,特别是日寇入侵后,频繁的战乱导致社会动荡,一向繁华、热闹的汤台市场日趋萧条、冷落,许多饭店商铺相继销声匿迹,特别是庞大的工夫市,只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箍漏匠、剃头屋、凉粉、粽子、切糕等小摊点也是时断时续,生意很是不景气。

新闻推荐

滨州市检察院开展家庭教育系列培训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康曌通讯员何玫莉魏哲报道)“真是不听不知道,原来鼓励对促进孩子成长的作用这么大!”近日,在滨城区第...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抢抓花期忙授粉2022-03-04 05:16
评论:(招远汤台旧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