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春来万物苏。碧波荡漾的秦皇河畔,气势恢宏、快速崛起的渤海先研院、魏桥国科研究院璀璨如明珠,彰显着滨州坚持科创驱动,以“双型”城市建设铺就富强滨州大道,拥抱高质量发展未来的决心与希望。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施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作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滨州实践、滨州方案,通过产业和教育相融合,解决人才结构性需求问题,打通人才与产业的通道,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并以实业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富强滨州建设全面起势、整体成势的内在要求,也应和了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基础逻辑——以人才驱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滨州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力推动“双型”城市建设,打造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用人才“三位一体”创新体系,构建“五院十校N基地”创新格局,产业结构加快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改善。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成为重大区域科创平台和行业创新发展标杆,渤海科创城、大型智能公共实训基地、中国铝谷科技创新综合体等纳入省“十四五”规划重点推进,综合创新水平指数上升位次列全省第1位、增幅列全省第4位,创新资源指数列全省第6位,滨州已成为山东省乃至环渤海区域科创发展版图中的重要一极。
提升站位才能落实到位,变中寻机才能赢得先机。“富强滨州”是滨州发展的宏伟愿景,“双型”城市是富强滨州的主体架构、战略依托和基本路径。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滨州市开启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新征程,进入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期”。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双型”城市建设列入重点实施的“83”工程八项重点之一。聚焦滨州“七个走在前列、八个全面开创”目标定位,推动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必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更高的境界标准,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全面推进“双型”城市建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贯通,全面提升科创支撑能力。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推进“双型”城市建设,要大力实施平台升级工程,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以渤海科创城为核心,强化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双核”驱动,打造省级创新发展聚集地和区域经济增长极。全力推动“五院十校N基地”建设,突出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服务功能完善和作用发挥升级,启动二期工程及公共实训基地项目。支持魏桥国科研究院创建国家级铝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推进与国科大全面合作。要实施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创新企业集群。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扩容提质计划,培育更多“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力促大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产业创新生态。要实施人才集聚工程,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化“渤海英才·杰出贡献专家”和“渤海英才·N十佳”培育工程,持续实施“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工程,深入实施“渤海工匠”工程,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推进“赋能职教名城”创建。办好“滨州人才节”、“赢在滨州”创业大赛,建立“人才贡献度评价”机制。要实施要素赋能工程,完善科技创新体制。配套出台组合式激励、普惠式优惠政策,不断创新政策空间。优化科技、高新技术、文化、教育、医疗、物流、租赁住房等支持政策。
“双型”城市建设正开启滨州新征程,架构滨州新格局,澎湃滨州新力量,谱写着“富强滨州”历史新篇章。全市上下要强化科创支撑引领,全面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全面打响“智者智城”城市品牌,全面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提速提质提效,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坚定不移向现代化富强滨州奋进。要以“双型”城市建设为切入点,聚焦全市产业发展需求,促进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实业振兴发展、科教创新发展,探索相互衔接、融合贯通、协同推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为推动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刘清春通讯员陈磊磊荆晓玉王薇吴春城侯方辉报道)近日,滨化集团子公司山东滨华新材料公司决战决胜北...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