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工作专刊(第4期)》中,重点介绍了滨州市沾化区“打造1+1+N”模式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经验做法。文中提到,沾化区“在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供各地学习参考。”可以说,沾化区在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已经成为全国改革的鲜活样板。
医共体改革已成大势所趋,全力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萎缩、能力弱化现状
成绩取得的背后,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排除万难的决心。2019年8月,沾化区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遵循“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医改总要求,瞄准基层现状,聚力改革攻坚,创新管理模式,努力构建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沾化区医共体改革需要攻克多个难关,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弱,村医管理松散,都让基层群众无法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导致群众满意度低。”沾化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张玉峰说。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目的,便在于实现医疗健康“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
从当前沾化区情况看,二、三级医院优势相对突出,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萎缩、能力弱化,既影响优质医疗资源发挥最佳效益,也影响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建设紧密型医共体,将打破大型医院虹吸现象,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减少群众就医负担,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张玉峰说。
与此同时,基层基础“软硬件”薄弱,也是改革的当务之急。部分乡镇卫生院依然存在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弱化。另外,沾化区在岗乡村医生人员老龄化、后继乏人的问题十分突出。建设紧密型医共体,打破编制、人事、岗位“藩篱”,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落实医共体内用人自主权,是沾化区的改革重点。
可以说,医共体改革既是当下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为此,沾化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对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国家试点要求,沾化区多次召开组长“挂帅牵头”的专题会议,共同研究推进思路,确定改革任务,高位高效推动改革试点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一体管理”从源头上牵住改革的“牛鼻子”,“十大中心”建设全面优化全区医疗机构内外部环境
所谓“不破不立”,沾化区医共体改革的经验之所以能够在全国推广,在于敢打破现状,完成县域医疗体系的一次大规模“重组”——今年以来,沾化区结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现状,打造了1个紧密型医共体,组建了1个中医药联盟,将9处乡镇卫生院、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3处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医共体统一管理。这就从源头上理清了改革的脉络,牵住了改革的“牛鼻子”。
在沾化区政府的主导下,改革轰轰烈烈、有序推动。区政府设立了专项医改保障金1000万元,用于基层政策性投入增长和乡村医生绩效增资。财政、医保、卫健等部门制定了债务化解、资金投入、绩效考核等制度,健全“总额预付、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医保机制。编制、人社等部门推行“区管镇用、镇管村用”管理模式,为医共体引进专业人员236名。从资金和用人制度上为医共体改革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了充分发挥牵头医院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沾化成立“十大中心”,实现扁平化管理,常态化开展工作。其中,人力资源中心制定值诊带教和培训计划,实现人才柔性流动;财务结算中心链接成员单位的财务系统,实现财务管理实质运行;质量控制中心完善医护、院感、质控发展规划和考核标准,实现医疗质量优质规范;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建立成员单位公共卫生职能清单,实现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健康档案等统一管理;信息中心通过PACS、HIS系统接入牵头医院,实现了医共体内管理流程再造;后勤保障中心优化成员单位工程建设、设备采购等审批手续,实现后勤服务提质增效;远程医疗中心贯通上级医院、各成员单位的远程影像、心电等系统,实现医疗诊断智慧精准;药品耗材管理中心编制药品耗材目录,实现医共体内药品统一铺货、统一供应、统一结算;医保中心开展慢病下乡活动、与3000名群众签订服务协议,实现“家门口买药、一站式报销”贴心服务;设备维保管理中心对成员单位医疗设备进行二级维保,实现资产统一监管。
通过“十大中心”的运行管理,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内外部环境得到优化升级,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标准化全覆盖。
“两个系统”助推信息化服务“提档升级”,“三个下沉”夯实卫生健康基层基础
医共体改革,数字化先行。结合落实卫生健康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沾化区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打造“两个系统”,助力改革攻坚。
其中,沾化区投资1000万元打造的“为民服务系统”,可谓实现了区镇村三级远程会诊、信息共享。“我们组建了医共体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检验等技术中心,并与北京301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联合成立‘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省、市乃至全国专家的服务。”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张国华说。
同时,沾化区还自主研发了双向转诊系统,依据患者病情、医院治疗条件决定患者是转入牵头医院还是转回乡镇分院,打通了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实现了“信息多走路,群众少跑腿”的惠民便民目标。
为了让基层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牵头医院最大限度完成“三个下沉”,为群众提供了全生命全周期卫生健康服务。其中,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建成基层发热哨点诊室11处、智慧(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7处,安装随访系统98套,实现了网上签约、网上预约、网上购药、网上初诊。同时,让专家人才下沉,牵头医院先后下派“业务院长”10名、“名誉村医”119名,大大提升了基层专业水平。此外,还实现了管理服务下沉,牵头医院组织成立多支学科教育团队,深入乡村举办讲座数十场。在此基础上,落实养老、医疗、意外伤害、医疗责任等保险,稳定了村医队伍,夯实了卫生健康基层基础。
新闻推荐
滨州传媒集团所属滨州日报社,创建于1984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由当初单一的报纸,发展成为集《滨州日报》、滨州网、“两微...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