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12日讯(通讯员郭庆花记者郗运红)“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又复发了,可咋办?是不是就没救了?”近日,于先生因疾病复发而焦急,滨州市人民医院专家魏文兵通过介入微创治疗技术为其解难题。
去年10月,魏文兵一位甲状腺癌患者,切除术后复发了,大致了解情况后,魏文兵觉得介入微创治疗还有希望。
2018年2月,患者发现自己右侧颈部出现了一个包块,摸着挺硬,推不动,当时没太在意,谁知三个月的功夫迅速长大,已经像个“包子”一样鼓在外面。
平时工作繁忙的于先生得知情况着了急,他曾经从事过医疗工作,知道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不出所料,穿刺病理结果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发现肿瘤转移至右侧颈部淋巴结,融合成包块并包绕颈部大血管,已经无法彻底切除。术后病理结果印证了情况的严重性: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靴钉/微乳头亚型,伴有高细胞亚型成分(约占10%),浸润被膜外组织,脉管内见癌栓;送检淋巴结内查见甲状腺乳头状癌。
由于手术不能彻底切除,建议服碘治疗,但由于特殊原因没能进行。术后8个月右侧颈部又鼓出包块,又是增长很快,至去年10月份又成这个样子了。
魏文兵认为,患者术后出现的解剖结构紊乱、粘连加上肿瘤侵犯都使得再次手术难度极大,彻底切下来可能性更小;病灶这么大服碘治疗不具备条件;常规化疗不敏感;局部放疗可以试试,但放射性损伤让于先生望而却步。
超声、CT等一系列检查做下来,发现右侧颈部有三十余个转移灶,最大的肿块7厘米。病灶包绕右侧颈总动脉,颈内静脉挤压闭塞,气管后方也有病灶。还好,其他部位没发现明确转移灶,介入微创治疗还有机会。对照CT图像,通过仔细的超声检查,最难穿刺的气管后方病灶也能找到安全的穿刺路径,魏文兵心里有了底。
经过多学科会诊,和于先生充分沟通后,最终敲定治疗方案:分次进行右侧颈部病灶的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靠近血管、神经、气管等消融危险部位植入放射性粒子补充。
患者一共进行了3次微波消融和一次放射性粒子植入(共植入40颗粒子),术后两个月,颈部肿块已经明显缩小,术后五个月,外观已经看不到包块。
影像学检查显示,小病灶消失了,数量明显减少,大病灶明显缩小,并且病灶内血流信号消失了,表明肿瘤失去活性,已经具备口服放射性碘治疗条件。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田中岳通讯员夏玉忠报道)“大家聚在一起开展跳绳、踢毽子等运动,不仅锻炼了身体,更拉近了邻里之间的...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