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一年级了,国庆节要买必读的绘本,这15个绘本纸张好、封皮厚,关键是价钱高。快递到家后,又发现一个问题:书架放不开了——我有俩书架,其中底下一个给孩子放绘本,新书到了就盛不开了。于是,又赶集买了个小书架,瞧着“硬气”的绘本、沉沉的书包,不禁想起自己的阅读之路。
生长在农村,儿时家里没几本书,适合孩子的更没有。有一天,在窗台之上的一个高高的木板上却发现了“宝贝”——我爹、我叔上学时的课本,还发现了我爹小时候的一个作文本。那课本很薄,内容很简单,作文本有一篇写的是一个退伍青年带领群众大干快上的故事。里面情绪很昂扬,阳光很灿烂,故事很夸张。我拿着这故事问爷爷是不是有这回事,爷爷说哪有。或许,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对父辈说的话有了一丝丝的怀疑……
没书看,但我却算是个“报童”,因为大爷、父亲常年在村大队任职,在大队部能看到不少报纸。最喜欢的,是大众日报、渤海晨刊的影像版,可以用来糊墙,摁住哪些不时掉落的墙皮。去油田亲戚家做客,没看到最盼望的小画书,舅老爷却拿出几只钢笔,让我高兴地心砰砰跳。但最难忘的,是那几天总喝人家的健力宝,导致回家一周都在打嗝——城里的这东西有气泡、后劲大……
去县城读高中,每个月生活费总要挤出几块钱到地摊上买本盗版书,看的最多的要数《史记》、《红楼梦》,导致写作文弄得文白夹杂,说话引经据典被同学笑称“孔乙己”,语文老师更厉声警告高考危险,我还一脸不服。其实,那时执拗的真正原因在于数理化成绩一路断崖式下滑,导致信心崩溃,于是别扭地寻找小个性。
省城读大学七年,永远难忘的,是每周去一趟旧书市场,来回10公里跑着——为了省四块钱公交费——一块钱就可以买一本小书。我的阅读,基本上是那时打下的底子。每当人夸我爱读书的时候,其实真相是读书最省钱,比买手机、球鞋、饭局、衣服便宜的多。
今天,给女儿一次购买的绘本就花了300多块,一下就超越了我大学七年的买书开销。我自然希望女儿爱上读书,但真心不愿她像我只能读书。其实,如果有可能,我更愿意当年去录像厅、游戏厅,去学画学踢球。
人说“读书改变命运”,其实改变命运的方式有很多种,尤其今天,我们的成长选项越来越丰富——文学、绘画、体育、音乐、影视……孩子们可以从容地寻找更贴近自己天性的成长之门,条条路皆可成才。这可能就是全面小康对于普通人的最大意义——面前是丰富的选项,才有多元第一的自由竞争,才有健康自如的天性洒脱。现在的孩子们更从容地寻找更贴近自己天性的成长之门。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罗军通讯员徐瑶报道)近日,滨城公安破获了27年前发生在辖区内的一起抢劫杀人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