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村的老年房建在河边,河上有桥,桥上挂着“孝道之乡,中国小房”八个大红字。
7月30日上午,69岁的房同亮和妻子坐在院门口乘凉。天气闷热,临近河面上吹来微凉的风,河面的一座桥上挂着“孝道之乡,中国小房”八个大红字。
房同亮是滨州市沾化区富源街道小房村人。2019年春天以前,他和妻子住在40多年前建成的土坯房里,房子低矮,夏天屋里比外边还热。房子建在低洼处,雨水大了,积水泡着墙脚,两位老人很担心墙被泡塌了。
2019年春天,老两口搬进了现在的房子。房子是新建的,有两大间,共60平方米,还有个院子,水电齐全。院子地面上铺着砖,但在东西两侧各留了一小块空地,加上门口的空地,两位老人有3小块地可以种菜,平常够他们吃的。
房同亮的东邻,住着81岁的李振泉和他的妻子,两家的房子一模一样。李振泉的院子里种着豆角,院门口种着茄子,大个的茄子坠弯了茄枝。
在小房村村西,像房同亮和李振泉住的这种新房子共有11套,里面住的都是老人,他们很容易聚在一起说说话。用李振泉的话说,现在“过得着实好了”。
这11套房子,是小房村2019年年初建成使用的老年房。所用的资金,是村里原来打算盖办公楼的钱。
小房村党支部书记李云成说,村里多年没有办公室,这些年一直是在他家一处空闲的房子里办公。这几年,村集体一年有27万多元的收入,村民的房子越建越漂亮,小村也越来越美丽,村“两委”干部们就商量着盖座办公楼,让村里的办公条件也跟上时代的发展。
做出盖办公楼的决定后,李云成心里想到两件事儿。一件是年轻人基本外出打工了,留下来的老人在村里住得东一个西一个,想凑在一起说个话都不容易。另一件是有些老人还住在四五十年前建成的土坯房里,其中有3户在低洼处,一下大雨,李云成就向这3户老人家里跑,担心他们的房子有危险。
李云成把这两件事向党员和村民代表说了,提出不盖办公楼而是盖老年房。可喜的是,李云成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在建11套老年房时,村里一同建了4间办公室。这些钱,有村集体拿出来的,有上级帮扶的,也有爱心捐款。对于只建了4间办公室,李云成说:“就这几个村干部,足够用的了,再多了是浪费。”
在建老年房时,细心的李云成作出两个决定:一是每户老人一月补贴30度电、5立方水,这是因为老人们经济来源有限;二是在院子里和门口,为老人留出3小块菜地,方便老人自己种菜。
谁有资格住进这样的老年房?李云成说,首先是70岁以上的老人;70岁以下的,孤寡、特别困难的也可以住。总而言之,不管谁住进来,村民都觉得这是应该的。
农村大众报记者孙成民
通讯员贾海宁王桐松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刘清春通讯员邢长滨王星报道)2019年,滨州市在山东省公共服务质量监测评价指标中得分85.04分,在全省经...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