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烈日下,一处绣花车间正在紧张装修中。一个月后,这个车间将变成日产5000件绣花织物的大型家纺车间。这是滨州市“乡村好青年”刘向涛返回家乡倾力建设的家纺产业园。
刘向涛之所以选择在家乡小营街道创业,是看好家乡深厚的产业底蕴,以及遍布乡村的专业化生产车间。这里不仅有现代化家纺企业,还有遍布24个村的乡间家纺车间。截至目前,小营街道辖区内的农村家纺车间共有38处,“家纺小镇”呼之欲出。
走进许王村一处占地1400平方米的家纺车间,只见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包装家纺产品。据负责人王林红介绍,这个车间专注于包装、缝纫,可同时容纳100多人就业,工人皆为当地村民,他们在这里务工既不耽误接送孩子,每月还能赚取两三千元的工资。
这只是小营街道众多家纺车间的一个缩影。据办事处经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庞鑫介绍,目前小营街道的家纺车间具备了越来越专业的生产能力,覆盖产业链的绝大部分。商标制作、绗缝、刺绣、裁剪、缝制、包装等工序,都有专业的车间来做。
虽然只是个乡间作坊,但王林红对产品质量的把控非常严格:看标、量尺寸、折叠、翻角、验面,每个环节都不少,都要检查多遍。“我们村不存在留守现象,村里很少有人外出务工,本地的家纺产业把人们都留在了家里就业。”王林红说。
位于小营街道的愉悦家纺有限公司是“中国棉纺之都、家纺基地”的骨干成员企业。经过十多年发展,该企业已成为拥有流行纺织品的现代化家纺企业,每年为欧洲、美洲、非洲及亚洲数亿消费者提供绿色、环保的居家用品。起初,该企业总是把加工活外放其他县市,现在该企业越来越倾向本地生产。
近年来,小营街道积极鼓励各村发展家纺车间。未来,小营街道还要对家纺行业作更高的顶层设计,以愉悦家纺有限公司为依托,进一步放大家纺产业的集群和辐射效应,使“家纺小镇”成为小营街道的一张“金名片”。
农村大众报记者刘真真
新闻推荐
滨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开展“十个一”活动 为更多教师“赋能加分”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梁芳刘莹
学术顾问:王耀堂主持人:焦爱玲成员:李民、郭宝向、杨亦军、张辉、李道强、刘培台、崔志杰、袁桂莲、李明、马振刚、赵昌让、...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