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高新区讯(通讯员 初宝瑞 报道)“哪里穷,哪里贫,哪里就是南四村”,这是前几年流传于当地群众口中的一句话。所谓“南四村”是指位于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小营街道最南部的崔家、范家、王祥和大孙4个市定贫困村,共有群众827户2380人,耕地6300亩,其中贫困户有73户142人。
一直以来,“南四村”班子软弱涣散,“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章理事”的问题突出,是远近闻名的“三无”村,村集体收入均低于3万元。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小营街道将抓党建作为第一要务,在市派“第一书记”的帮扶指导下,选能人、强班子,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明显提升,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小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学锋告诉笔者,一连串的数字印证了“班子强则村强”的道理,村“两委”班子也不负众望,用实际行动回应了群众的期待。今年以来,按照“五通十有”要求,“南四村”共投资340多万元对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其中硬化村内道路8.84公里,建设排水沟16.9公里,铺设巷道2.35万平方米,栽植树木6300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愈加强烈。
***不仅要“抓班子,扶上马”,更要“抓项目,送一程”。在项目考察上,根据滨州市沿黄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高新区南部6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新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南四村”采用“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合股经营、按股分红”的做法,通过发展规模化、产业化、高效化农业,努力做好现代农业的“无中生有”和“接二连三”文章,实现富民强村,彻底摘掉“南四村”的“穷帽子”。
在具体做法上,在崔家村流转土地48亩,投资210万元,建设12座高标准冬暖式大棚;在范家村流转土地80亩,投资311万元,建设16座高标准冬暖式大棚。由于贫困户无种植技术、村管理能力不足,甬利生态农业公司进行托管,从而实现了扶贫项目的公司化运营和管理,并由以色列艾森贝克农业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实现了贫困群众“无投入能受益、无风险可持续”的脱贫功效。
“‘南四村\’现代农业项目‘产业+公司’的脱贫模式作为可复制、能推广的典范,目前已在全区范围内得到推广。”高新区扶贫办主任刘志刚说。在“甬利模式”带动下,全区已落户益农、中植、祥瑞等10余个高效生态农业项目,共流转土地6万余亩,可通过土地流转、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等方式带动周边75个村300户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此外,大孙村投资30万元安装30千瓦光伏太阳能发电设备,重点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年可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王祥村投资25万元建成130平方米家纺车间,投资12万元在车间顶上安装10千瓦光伏太阳能发电设备,两项目年可为王祥村增加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
通过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扶贫项目产业发展,“南四村”村容村貌大变,群众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近日,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为民服务能力,占地7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覆盖崔家、范家、王祥、大孙以及高家、杠子张村的新型农村社区——大孙社区拔地而起,并成立了社区党支部,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扶贫攻坚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扶贫攻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只有始终贯穿党建这条主线,把扶贫开发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就一定能够啃下脱贫这块‘硬骨头\’。”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福友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任斐通讯员孙超报道)9月30日,全市扩大有效投资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了全省扩大有效投资座谈会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滨州市下一步扩大投资工作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奋战三个月抢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