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救助网络助力流浪人员早日回家。(资料片)本报记者 张猛猛 本报通讯员 刘飞鹏
10月8日,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接到热线电话后,曾前往滨城区滨北街道张集村,成功寻找、救助了一名女性流浪人员。在寻访时,热心村民由于担心“天气冷了,怕她在外面冻死”而拨打热线电话,此举让市救助站工作人员非常感动。
如今已近深秋,秋雨过后天气更是冷暖不定,流浪乞讨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值得关注。为此,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呼吁广大市民,若发现流浪乞讨人员,请及时伸出援手救助。 “寒冬送温暖”活动将于11月15日启动
据了解,今年市救助管理站的“寒冬送温暖”活动将于11月15日开始。而在“寒冬送温暖”专项活动启动前,市救助管理站会在9月、10月组织拉网式排查,寻找、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在寒冬到来前为他们提供“温暖家园”。
在以往的救助中,工作人员发现一个非常无奈的现象,即许多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或者不敢到救助站接受救助,许多市民对救助工作也存在误解。当前,救助工作实行“自愿接受救助”政策,救助管理已转变为服务性工作,而市救助管理站在这方面已经非常规范和到位。
结合救助管理工作实际,市救助管理站提出了“一个重点、五个规范”的救助服务理念,即“规范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规范服务网络、规范服务方式、规范服务手段,始终坚持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作为重点”,全力打造流浪乞讨人员的温馨家园。
同时,市救助管理站坚持开展“六个一”活动,将温暖送给流浪乞讨人员,将爱心送给流浪乞讨儿童。因此,当流浪乞讨人员进入市救助管理站时,迎接他们的是一张微笑着问询的脸、一杯暖手暖心的热茶、一套干净整洁的衣裤、一顿可口足量的饭菜、一张舒适温暖的床铺和一张供其返家的车票。此外,为掌握长期滞站人员身体健康状况,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还会定期对滞站人员的治疗、代养情况进行回访并做好记录。 横纵交织实现全市救助网络全覆盖、无死角
为让流浪乞讨人员尽快接受救助并找到家人,市救助管理站加强横纵两方面联系,理顺了各项救助工作流程。横纵交织,确保了全市救助网络全覆盖、无死角。
横向加强与公安、城管等部门的业务衔接。流浪乞讨人员在接受救助时需要建立档案、查询户籍信息、录入指纹和DNA数据等,这些都需要与公安部门合作。为此,市救助管理站与公安部门建立了警务联络制度。此外,有些危重、精神病患者需要及时救助,市救助站与定点医院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有些流浪乞讨人员希望早日回家,市救助站与滨州汽车总站签订了购票协议,同时起到了预防跑站骗票的情况发生;在开展街面巡逻行动时,市救助站也注重与公安、卫生、城管等部门联合行动,对市区内流浪乞讨人员进行集中劝导。
纵向深化市、县、乡、村四级救助网络。明确县、乡、村三级救助管理机构“632”建设标准,即县(区)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站要达到“六有”(有人干事、有固定场所、有安置房、有专用设备、有消防设施、有规章制度),乡镇(街道)全部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站要达到“三有”(有专职工作人员、有固定办公场所、有临时安置房),村(社区)救助保护服务点达到“两有”(有固定办公场所、有救助联络员)。 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天气越来越凉了,这周末气温就降到10度以下了,希望流浪人员能够到站接受救助。”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刘飞鹏表示,为了做好救助工作,他们将和往年一样,做好每日的巡查以及宣传引导工作,让广大市民能够了解救助知识,主动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
在此,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呼吁:滨州的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志愿者和热心市民们,当您在街面上发现有疑似流浪乞讨人员时,请动一动手指,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者市救助管理站电话3325627,他们将因此获得救助,得到妥善安置。
新闻推荐
市政协组织从建立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为积累留存人民政协工作的宝贵文献资料、全面展示滨州政协三十多年的光辉历程,搭建一个人民政协与社会大众联谊互动的平台,参照全国政协、省政协设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