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绘制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 ▉拍照记录事故现场 ▉查验车损 ▉查看事故现场照片 ▉询问事故现场情况 ▉测量现场
【编者按】
一直以来,我们积极寻求一切与读者面对面的机会,珍惜每一次与市民的“亲密接触”。用文字记录故事,用版面诉说平凡,我们也用心呈现每一次的感动。这次系列采访,把我们这些常年手握“笔杆子”的采编人员,与各行各业工作者“拴”在一块一整天,甚至数天。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次向劳动者的致敬,也是一次自我审视的实践教育。我们在一起,感受汗水的温度;我们在一起,领略劳动的魅力;我们在一起,体会理想的坚守。
□晚报记者 尹艳羡 文/图
在我们身边,有一群大隐隐于市的守护者。他们不是法官,却要调查取证;他们不是测绘员,却要准确测量并现场绘图;他们不是刑警,却时常会遇到惨不忍睹的场面;他们不是心理医生,却要不断地为事故双方做疏导调解……他们,就是事故处理民警,绿色交通的幕后护航者。9月9日,晚报记者来到滨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队事故处理科,体验事故处理民警日常工作的24小时。
护航道路畅通
期盼市民理解
楚云涛告诉记者,事故科每天的工作都是连轴转,往往一个现场还没勘查结束,第二个、第三个出警指令便接连下达,事故科民警在24小时内不停地奔波在现场之间。第二天还要对重大事故进行调查取证,平日里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果真如他所说,入夜后我们一直奔波在各个事发地。19:56,黄二渤十三,轿车与面包车刮蹭;20:01,长五渤二十四摩托与货车相撞;20:11,220国道轿车与电车相撞;22:37,西外环面包车单方事故……直到次日2点,勘查6组民警还在给事故当事人做笔录。
入夜静寂无声,事故处理科灯火依旧。
“事故科处理问题事无巨细,方方面面都得为当事人考虑。”有人报案但不会写报案材料,他们得告诉群众怎么写;有人打收条时不知何谓赔偿名目,他们得教;甚至有人没笔,他们也得帮着找。同时,他们还扮演着“裁判员”和“和事佬”的角色。楚警官笑说道:“外人看来,我们事故科的民警下班后就变的沉默不爱说话,戏谑我们不善沟通,其实不是这样的,真的是累了。”
▉记者手记
勘查6组,滨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队一个仅有三人的事故处理小组,在平凡岗位中演绎着不平凡,在滨州这座美丽城市背后,正是因为拥有众多的“勘查6组”在幕后保驾护航,疏导交通,日夜奔走,才有了安全有序的绿色交通。
24小时严阵以待
接警首问三句话
“您好,我是开发区大队事故处理科民警楚云涛,麻烦您上午九点来一趟勘查6组,我们针对此事故再进行一次协调沟通。”
按照值班表,9日是勘查6组出警。暂未接到出警任务的民警楚云涛和同事们开始整理前几天的事故处理案卷。“一有时间就得赶紧整理案卷,尽快帮助事故当事人处理。要不待会儿出警高峰忙起来,就无暇分身了。”楚警官说道。不多时,已经有数名事故当事人来到6组,来访群众多数都是家人或者自己刚刚经历过交通事故,情绪不稳定,经常说着说着就会嚎啕大哭。“束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热情接待,耐心劝解,解释工作既要话说到点子上,又得照顾双方情绪。”数小时之间,解疑答惑,进行调解,6组民警都没有离开座位半步。
“黄十渤十二,轿车与越野刮擦。”“黄十渤十一,两轿车相撞。”接警电话急促响起,楚云涛收到出警任务后,带领两名工作人员迅速出发,在警车驶往事发场地的过程中,事故处理民警开始联系报警人:“有没有人员受伤?现场损伤有多大?车辆能开吗?”楚云涛告诉记者,每天的上下班时间和夜间,都是事故频发时段,可能会同时接到几个报警电话,事故科出警的同时会致电报警人,反复询问这些问题。“应对同一时段报警的多个事故,我们都是本着救人第一位,第一时间抵达有人员伤亡的事故地点,再按照报警时间和距离依次处理。”
新闻推荐
滨州市单灯智能化控制系统投入使用 一部手机就能控制市城区663基智能路灯
■工作人员用手机演示单灯智能控制系统■路灯处工作人员正在监测路灯运行系统■市区黄河十二路路灯安装了单灯智能控制系统□晚报记者徐志强通讯员刘倓目前,滨州市单灯智能化控制系统已正式投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