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罗军 通讯员 张锦程 耿婷婷 报道)近日,市公安局印发10万份“滨州队长”邀请函和1万份宣传海报遍布全市大街小巷、学校、企业,邀请广大群众关注“滨州队长”微信公众号。同时,全市10个县区预防电信诈骗“分联盟”全面启动,联手为群众第一时间推送最新电信诈骗手段,提高群众识骗、防骗能力。
电信网络诈骗无孔不入,防不胜防,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群众的利益。如何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势头?一方面滨州市公安机关严密部署,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要求“对每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都要及时受理、认真对待、积极侦查”。另一方面,把提高群众防范意识作为突破口,抓住群众“心防”这一关键防线,运用多种方式提升群众识骗、防骗能力和水平。“滨州队长”公众号承担着这样的使命应运而生。
2015年9月,市公安局联合各政府机关、媒体、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高校等机关企事业单位成立全国首家预防电信诈骗公益宣传微联盟,并注册“滨州队长”官方公众号,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息,“骗子未到预警先到”,跑在了各类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前面。“微联盟”成立一年,成员单位由最初的35家增至67家,粉丝总量突破100万,先后发布预警信息150余条,转发百万余次。“微联盟”成立后,2015年10月至12月,全市电信诈骗月均发案减少20.8%。2015年,市公安局破获电信诈骗案103起,比2014年同比提高53.7%。2016年以来,在全国电信诈骗案件高发的大背景下,滨州市电信诈骗案发案持续平稳,防范电信诈骗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品牌公信力影响力已经形成,如何进一步提高它的覆盖率,让更多群众受益?经过调研,市公安局发现大部分“微联盟”成员单位的微信公众号覆盖面仅限于市区,县区层面关注群众少,大量群众仍然处于对新型违法犯罪不了解、不警惕的状态,随时可能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受害者。市公安局总结“滨州队长”做法,9月7日起在全市各县区推广建立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分联盟”,并结合发放宣传册、张贴宣传海报等措施,让更多群众了解电信诈骗、警惕电信诈骗。此外,市公安局还分析不同群体特点,开展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居等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真正压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空间。
新闻推荐
7.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退出,21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摘帽 滨州市顺利完成2016年度减贫目标任务
滨州市深入开展企业扶贫行动,已有家企业与个贫困村签订了帮扶协议。(李默摄影)本报记者孙文杰本报通讯员邹绍哲编者按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市委提出“六个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