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包得好,年更要过得好。留学生的思念和祝福,都包在饺子里……
□本报记者 纪方方
“年三十上午(北京时间年三十傍晚),打开电脑跟家里视频,看到一家人都团聚了,就差我自己,心里有一种酸酸的感觉。”尽管春节已过去几天,孟立民还是难抑对全家团圆的思恋,他说,当时爷爷安慰他别想家,尽管他也在努力控制自己,表现出不想家的样子,然而不想家纯粹是借口,是谎言。
孟立民说,春节回家过年,举家团圆,这是传统习惯,是从小种在骨子里的信念。由于种种原因,春节的风俗在慢慢改变,但是,他最怀念的,还是从小经历过的、那原汁原味的年:挂灯笼,贴春联;放鞭炮,祭祖先;穿新衣,吃好饭;走亲戚,拜大年。
与家人视频后,孟立民赶往中国驻法大使馆教育处,参加在法留学生的春节联欢会活动。到场后,发现春晚刚刚开始,“有吃有喝,有朋友有节目,感觉还挺像那么回事。从小养成的习惯,觉得不看春晚,怎么叫过年呢?就像不吃饺子不叫过年一样。”孟立民觉得,在国外还能看到春晚,的确是件幸福的事情。
孟立民告诉记者,教育处几个老师指挥着,年三十两点半开始包饺子。四张大桌子,有人负责擀皮,有人负责包,十几个人挥舞着擀面杖,场面颇为壮观。“包饺子就是为了热闹,为了团圆。”孟立民不失幽默,他认为包的不是饺子,是团圆。饺子包完时,恰好赵本山的小品上演,100多个留学生一下子围拢过来,那时是当天最安静的一刻。他忙拿起相机,留下人们看小品时的开心笑容。
由于晚上吃饭的人太多,只好分成两拨。一桌有四五个菜,用很大的盘子装的;两盘水饺,也是用大盘子装的。还有红酒,果汁,可乐。“一桌子坐了十个人,先是参赞讲话,然后共同举杯,祝祖国新年好,祝全国人民新年好,祝同学们新年好。”
当晚七点半左右,他们自己的春节联欢会正式开始。“女主持还好,男主持一上来,就把词给忘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在祝福声中晚会拉开大幕,老师和同学们都表演节目,表演完之后发奖品。中间穿插着抽奖玩游戏,抢答,copy不走样,抢椅子,猜价格等等,挺有意思。
晚会结束后,孟立民急忙赶回住处拜年,从来没想过不在家过年的他,在法国巴黎度过了第一个新年。
过大年,扭秧歌。巴黎市中心红火热闹的的秧歌表演,不仅给华人的新年增添了喜庆,也给法国朋友带来了欢乐。
祖国的新年,国旗飘满了巴黎的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在了解中国,喜欢上了中国文化。
遥在海外,远离家人,新年如何度过?大年初三,记者电话采访了在巴黎留学的孟立民,让他来讲述不一样的新年,分享异国风情。孟立民老家为滨城区尚集乡,2009年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公派巴黎留学。
过年包的不仅是饺子,更是团圆。大家围在一块说说笑笑,感受一种祥和的气氛(左三为孟立民)。
新闻推荐
□通讯员 李明本报滨州讯 在灯会期间,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环卫处在安排好日常市容管理的同时,每日抽调150名环卫工人,从下午5:00到晚上8:00集中到灯会活动的周...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