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辛店镇前牛村东路梆子剧团演出曲目《辕门斩子》□李剑桥胡令强孙光新
在惠民县辛店镇一位老艺人手里,有一套几十年前镇上创作的东路梆子剧本,手写的,纸发黄,字迹斑驳、模糊,有《穆柯寨招亲》《鱼水欢歌》《金秋风云》《专考她》《套中计》。多年了,不再有人去排练这些剧目,当年参加这些剧目演出的演员也已韶华不再。
据有关史料记载和多方调查,东路梆子的历史已有三百多年。在明末清初时,山西省同州梆子的流散艺人,随商船沿黄河来山东谋生,到处演唱和传授同州梆子(即梆子腔)。1628年传入惠民县,这种腔调和演唱形式随之在惠民县逐渐兴起、流行和发展起来。后来经过艺人们的加工、创造和受当地方言、民间戏曲的影响,这种同州梆子无论在念白、唱腔、表演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当时,这种变化了的同州梆子和原来的同州梆子,都称梆子腔。可是横笛梆子(即现在的河北梆子)也称梆子腔,这两种梆子还经常同台演出,为了区别这两种梆子,同州梆子被称为东路梆子(因其多流行于济南以东和东北),横笛梆子被称为西路梆子(因其多流行于济南以西和西北)。
东路梆子的兴衰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东路梆子,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点:先吐字,后拖腔,吐字用真嗓,并且很清楚,拖腔用假嗓,也就是“吼”,听起来高昂、健壮、优美动听,富有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东路梆子的表演粗犷、逼真,很讲究运用“绝活”,如纱帽功、甩发功、髯口功、踢鞋功、台步功等。剧种角色各异: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曲牌有数十种,乐队分文场和武场,乐器有大胡琴、月琴、小三弦、二胡、低胡、鼓、锣、梆子等。唱腔板式有大慢板、慢二板、三板、四板、尖板、导板、三七板、哭腔板等。曲调有乱弹、昆腔、柳腔、娃娃腔、滑稽腔、戳腔、磨古噜油子、倒拉车、叫板等。曲牌有数十种,唢呐牌子有:大开门、小开门、水龙吟、点绛唇、大泣颜回、悲泣颜回、起营、唢呐皮、滴溜子、慢中紧、紧中慢、到春来、寄生草、一枝花、粉碟子、五马将令水等。另外,东路梆子的行当齐全,服装严格,坚持宁穿破不穿错的原则。
到清代嘉庆年间,惠民县大湾老艺人张广成、张久成等人,把东路梆子进一步发展起来,盛极一时。整个渤海区,无论是买卖会还是神社会,只要唱戏,都愿唱东路梆子戏。那时,惠民县就成了东路梆子的戏窝了。
为了满足演出需求,很多地方都办起了科班,培养演员。
东路梆子日渐受到群众欢迎,其流行区域不断扩大。到清末,山东大部、河北南部以及京津地区,都办起了科班,培养演员,比如惠民办起了“全字科班”“头堡科班”,滨州办起了“顺字科班”,无棣办了“火食科班”,章丘办起了“同字科班”,商河办起了“万字科班”等。这些科班都人才辈出,比如商河“万字科班”的“三万”(即万和、万贞、万庆),惠民“全字科班”的“四全”(即花脸全武、红生全成、青衣全桃、花旦全花),“火食科班”的刘长庚(艺名“银娃娃”),“五虎科班”的韩振铎(艺名咬断弦),这些艺人红遍了东路梆子舞台,也与兄弟剧种交流技艺。比如著名五音戏老艺人鲜樱桃邓洪山,就曾向东路梆子名旦韩振铎学习表演艺术。
当时以惠民县桑落墅韩龙章村韩振铎为主演的“五虎科班”,聘请了无棣县小泊头的刘长庚、沾化县的卜云秀、乐陵县房家的房凤亭和王鹤先,以及商河县殷巷的王延贞等东路梆子好手,北到沧县,南至济南,东到胶东,西至德州,到处都请“五虎科班”演戏。当时还时兴几个剧种的合班演出,如东路梆子与西路梆子、京剧等三剧种合班上演叫“三合班”,如果再加上一个剧种就叫“四合班”,但是不管几合班,都得有东路梆子才行。比如,以郭廉孝为首在济南组成的“三合班”演出30多年,曾红遍泰安、济宁、兖州等地。以周康、周买子、贾兴、连拐子为代表的东路梆子戏,就很出名。当时在惠民、章丘、商河、乐陵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情愿砸了面缸,也要看周康;周康演关公,三天不上工。”
但东路梆子经过一段兴盛时期后就逐渐衰落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歧视和时局的动荡。特别是日本侵占鲁北之后,国民党溃不成军,四处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戏班倒闭,艺人流散,使东路梆子大伤元气。再者,东路梆子的流传缺乏剧本、曲谱等文字资料,仅靠口授,故技艺精髓、表演绝技之流失在所难免。又加京剧、吕剧等兄弟剧种的竞相发展,使东路梆子这一古老艺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已接近失传,处于绝迹的边缘。
东路梆子登上“大雅之堂”
新中国成立后,国泰民安,百业复兴。东路梆子老艺人左兴明、左兴亮、刘长庚、孟昭轩、王鹤先等,于1954年合作搭班,组成了惠民县民间东路梆子剧团,在惠民一带演出。1956年,时值全国进行民间剧团的注册登记,惠民县人民政府决定以此民间东路梆子剧团为基础,组建“惠民县东路梆子剧团”。同年9月,剧团排演了《白虎帐》,此剧参加了当年的山东省戏曲观摩汇演,刘长庚获演员二等奖。9月15日,受到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的接见。
1957年,剧团招收第一批学员,1959年,剧团招收第二批学员。其中不少学员来自当时的惠民县社会主义大学,使剧团的文化层次得以提升。1960年,剧团再次招收学员。
由于学员在之前戏训班已接受了较长时间的艺术、形体、翻打训练,各方面的基本功比较扎实、规范,所以他们的进团给东路梆子剧团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强化了剧团武打演员的阵容,并使不少京剧的武打腾翻艺术糅合了东路梆子这一古老的剧种,为日后东路梆子剧团的艺术升档和兴盛奠定了基础。
1967年6月,中央“文艺八条”下达,主旨为各级文艺表演团体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保留或解散。据此,县领导决定将东路梆子剧团解体,留21人组成“惠民县宣传队”,排演了《红灯记》,分赴县内各公社进行巡回演出。后宣传队撤销。就这样,原东路梆子的51名演职员,在相距月余的时间内,先后分两批调至县铁厂、拖修厂、土产部、造纸厂等企业。所幸剧团的服装、道具及各种演出设施均被及时封存,毫发未损。此举在当时“破四旧,立四新”之时得以做到,实属不易。这也为日后惠民县吕剧团现代及古装戏的排练和演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东路梆子剧团在不同时期的演出剧目主要有: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桃花庵》《麒麟山》《国公图》《反徐州》《破洪州》等,其中《反徐州》经剧团加工整理,主题更鲜明,结构更严谨,文学、故事性更强,群众更加喜爱。另外,还改编了《马二送祟》和《杨三孝打鞭》,并参加了1959年地、省戏剧调演,被省广播电台录了音,为东路梆子这一戏曲艺术留下了珍贵的音乐资料。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七本连台本戏《五女兴唐传》(又名《五凤岭》)《假婿乘龙》、六本连台本戏《佘赛花》、移植现代戏《南方来信》《红灯记》等,尤其是1964年创作演出的《一箭双雕》,参加了当年的地、省地方戏曲现代戏观摩汇演,颇受好评。而1960年开始移植演出的连台本戏《五女兴唐传》,给东路梆子剧团带来了第一个兴盛时期。剧中主要演员王存兰、任本昭、王桂英等有不凡的表现,在观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时至1965年,可谓是东路梆子剧团的第二个兴盛时期,剧团所到之处,无不深得观众褒奖。
惠民县东路梆子剧团自1956年建团至1967年撤销的十多年间,除立足于本县各公社、村镇巡回演出外,还分赴过邹平、淄博、南皮、泰安、薛城等地演出。
据了解,惠民县东路梆子剧团曾是全国唯一一个从事东路梆子戏曲艺术的专业表演团体,它的建立使这一古老的民间戏曲艺术有机会登上省、地、县各种不同规格的“大雅之堂”,为东路梆子戏曲艺术的继承、发展、普及、提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古老艺术需要传承发扬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惠民县农村业余东路梆子剧团和演出队,又在惠民大地上遍地开花,如三堡公社前牛家、夹河、阎河、姜左家,淄角公社隋家、三李,姜楼公社庞家,辛店公社西樊家等,都办起了业余剧团或演出队。东路梆子的演员很受人尊重,不论观众还是兄弟剧种的同行们,都称他们为先生。
在辛店镇前牛村,许多上年纪的人是唱着东路梆子成长起来的。农闲时节,他们会经常凑在一起,轮番唱几句,或者说说戏。在他们的带动下,村里的许多人也跟着学起了东路梆子。现在村里能够参加演出的有二十来人,能够随口唱两句的达七八十人。其中,牛洪林最有名,是东路梆子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牛洪林今年75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跟老艺人彭秀林老师学唱东路梆子戏,至今一直未间断参与文艺演出活动。其主要演出的人物有小旦演出《战洪州》中穆桂英和《双锁山》中的刘金定等,深受广大群众的认可。牛洪林始终对东路梆子念念不忘,几十年来,坚持不懈地发展着这门古老的艺术。凭记忆,近年来他整理出东路梆子传统剧目《二进宫》《反徐州》《铡美案》《破洪州》《辕门斩子》《双座山》《龙虎斗》《武玉带》等8个剧本,培养带出了两名学唱东路梆子的新秀。
东路梆子带有秦腔的根性,腔调高亢激昂,在发展中又浸染了齐鲁大地的质朴,弱化了秦腔的粗犷,因此,人们还给它起了个别名,叫“山东吼”,也有叫“山东沤”的。这是因为东路梆子唱法以本嗓为主,每句的最后一字行腔,用假嗓翻高演唱,发出“沤”字的尾音,富有生活气息,十分动听。
几百年的时间里,东路梆子起起落落。如今痴迷东路梆子的,多是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了,但他们大多也只能是或多或少地哼一两句,还能唱大戏的人越来越少。这一古老戏曲艺术,还需要更多的年轻人传承发扬。
新闻推荐
根据公安部、省公安厅部署安排,滨州公安机关自今年8月份至年底,开展以“护民生、保大庆”为主题的集中打击食药环假犯罪专...
惠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惠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