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惠林(左二)和同事上门为出行不便的老干部拍照办理新一代身份证。
>>他有一颗亲老的爱心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无论大事小事,他都有求必应,倾力相助。白惠林就像一盆碳火,燃烧自己温暖别人。
老干部们生病或家里有点事情,白惠林除了上门慰问,还会一天一个电话,直至事情解决。他还总结出一个规律:到老同志家中走访,最好是晚饭后半小时(或晚上7时前),他觉得“那样,才不会打扰老同志运动或休息。”有时甚至顾不上吃晚饭,他就到老干部家中走访。对于那些生活上遇到严重困难的老干部,白惠林将他们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给予重点照顾,第一时间雪中送炭、伸出援手。
胡惠民是惠民县公安局九十年代退休的退休干部,今年已经78岁高龄,上了年纪胡惠民的性格难免变得有些孤僻,与邻里间的关系处的也不是很好,为此自己的女儿都不愿回家。
2011年6月份,胡惠民老人因老年痴呆急需住院治疗。白惠林第一时间得知此事后,马上联系医院,为老人办理了住院手续,床前床后忙得团团转。老人大小便失禁,白惠林丝毫不嫌弃,及时把环境清理干净,并帮助老人穿好衣服。等到一切都安排就绪后,胡惠民的子女才赶到病床前,白惠林才松了一口气。
□本报记者
白惠林是惠民县公安局老干部工作的带头人,他长期工作在管理、服务和服务离退休老同志的第一线。六年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如一,以其认真、朴实、勤奋、无私的付出,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他有一颗敬老的真心
刚接手老干部工作时,有人曾善意地提醒他:“都是些琐碎的事情,还经常跟医院、殡仪馆打交道……”可是白惠林心里想:老干部是长者又是前辈,有的还是自己的老领导,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他们。每逢老干部生日、节假日及开展各项活动时,白惠林就会带上蛋糕、慰问品上门拜访,把组织的温暖送到老同志身边,使其从精神上得到了安慰,物质上得到了帮助。为了方便老干部联系到自己,白惠林的手机常年24小时开机状态。遇上老干部生病住院,他都是亲自去医院看望。碰上老干部的子女没在病床前,白惠林就干脆为病床上的老干部买饭打水,直到子女们下班。
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他始终亲力亲为,既尽好一名退休干部的义务,又履行好一名老干部工作者的职责。他结合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干部工作。为摸清离退休干部在想什么、盼什么,他经常到老干部家中坐坐看看问问,像亲人一样陪老干部说话。
>>他有一颗为老的诚心
在有些人眼里,老干部工作是“清水衙门”,老干部工作是伺候人的活,即使干到退休也难有建树。但白惠林却不这样认为。他始终牢记,岗位没有高低贵贱,只有责任义务。
六年来,他没有节假日、星期天,任劳任怨、想方设法为老干部办实事、解难事。
为了让老干部有一个标准的健身活动场地,通过调研后,白惠林费尽心思,争取到资金40余万元,为老干部购置健身器材,栽植花草,建起了健身场地,修缮了活动室,让老人们有了真正的“老干部之家”。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白惠林还组织了许多不同主题的活动:扑克、象棋、麻将、飞镖比赛。近几年内,成立老干部体育比赛代表队,分别有10余人参加县、市、省老年田径运动会,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为组织争得了荣誉。看着老干部们欢声笑语不断,白惠林说:“家家都有老人,人人也都会老,只要我的工作能让组织放心,让老同志满意,那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政治上给予最大的关心,家庭上给予必要的帮助,这是白惠林对老干部的无限真诚和深情。老干部们对他的评价是:“子女应做到的,他做到了,子女做不到的,他也做到了”。与此同时,在为老干部服务的过程中,他们的高尚品德和革命情操深深熏陶着白惠林,激励白惠林在工作和生活中永远做一个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
新闻推荐
□通讯员 田晓剑 本报惠民讯 因为户口本里的出生年月份写错,惠民县姜楼镇堤上宋村村民韩义全的法定年龄比实际年龄小了6岁,眼看着与自己同龄的人都开始按...
惠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惠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