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民间艺术审美研究》
姚吉成 等著
齐鲁书社
□刘金杰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日益受到海内外的关注,黄河三角洲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源于对家乡文化的珍视,每每新作必读。今春偶得由姚吉成先生牵头著述的《黄河三角洲民间艺术审美研究》,细细品读,反复咀嚼,一幅幅生动鲜活的景象尽展眼前:节日里的热闹的戏台、围在炉火旁听故事的娃娃、农闲时钻入地窖编柳筐的老伯、炕头上盘腿绣虎头鞋的老妈、剪新年窗花的巧妇……还有那许许多多美妙的民间传说,历经数十百代先人口耳相传,百代不泯,至今仍熠熠发光,散发着灿烂的魅力。《黄河三角洲民间艺术审美研究》正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绽放的奇葩。
黄河三角洲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不必说起源于斯的吕剧,早已是全国有名的的地方剧种,《李二嫂改嫁》于一九五四年华东戏曲会演时就曾荣获剧本、导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一等奖、演出奖,并于一九五七年拍成电影而家喻户晓。也不必说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的汉孝子“董永传说”、传承了七百多年的“胡集书会”、由古代排兵布阵演变而来的“阳信鼓子秧歌”以及“滨州剪纸”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单说“博兴草柳编”,本是百姓为满足日常之需而作,在黄河三角洲农村几乎所有男人都会的手艺,目前已形成一种产业。2010年,博兴的农民竟然用柳条、藤条为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编制出迷人的外墙装饰,其高超的编织技艺和生态环保的理念被世人所颂扬,等等。这些在黄河三角洲农村普普通通的“实用艺术”,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浪潮中绽放自己的风采,成为民间艺术中独特的“走私的美”。
《黄河三角洲民间艺术审美研究》在黄河三角洲民间众多的民间艺术中遴选了部分较典型的艺术形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从艺术民俗学和审美的角度对黄河三角洲民间艺术产生、发展、演变和艺术特点进行解读。读罢此书,掩卷沉思,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研究者学风扎实、精益求精。民间艺术审美研究涉及艺术学、美学、民俗学等学科领域,还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等知识内容,要求对资料占有具有广泛性、独到性、地域性和科学性,涉猎面要广,知识面要宽,还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慧眼,并用客观和学术的眼光去科学分析和深入研究这些资料。研究民间艺术文化的第一步,需要深入农村听取和观察百姓生活,广泛发掘、搜集、整理原始资料,潜心研究、孜孜求之。该书翔实而丰富的内容,逻辑清晰的脉络,无不彰显出该书的学术含量和作者在收集原始资料上所下的功夫。不管是黄河三角洲民间泥塑面塑艺术、民间剪纸艺术、编织艺术、木板年画、布艺还是黄河号子与说唱艺术、秧歌与舞蹈艺术、吕剧与其他小戏艺术、都搜集了相当丰富翔实的原始材料,并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书中还归纳和揭示了诸多艺术特色,如“惠民县河南张泥娃娃”、“鲁北虎头鞋”的民俗特色,“渤海老区抗战歌曲”的革命性和艺术性,等等。资料翔实,出处有据,具有极强的可信性和说服力。文中事事处处以资料说话,不尚空谈,成为该书的显著特点之一。
二、图文并茂,可读性强。书中附三十余副图片和十余首民间歌曲曲谱,与文字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生动的图谱,不再是仅仅做为点缀版面的工具,而是把文中最重要最珍贵的史料内容更直接、更及时地传送到读者面。选择在学术著作中插入图片,冲击力大,能吸引读者眼球,无言却有声,把干涩难懂的文字表述信息通过图片表达的淋漓尽致,有助于读者更深地理解和把握书中内容,不仅增加了文字的说服力,更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为读者带来更丰富、更新鲜的信息内涵。
三、呐喊呼吁,强烈的使命感。该书第十章,重点谈到黄河三角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利用问题。文中例举了阳信“哈拉虎”后继无人的现象;清河镇木板年画作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只有王圣亮一位传承人。面对部分濒危民间艺术,著书者奔走疾呼,搜集挖掘濒临消失的史料著书立说,表现出一种自然而急切的文化保护意识,对于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给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性开发策略。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典型的民族传统文化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文化,只有不断研究、挖掘和传承,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真正拥有一席之地。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和开发利用更多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是文史工作者的任务,更是中华民族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新闻推荐
8.董正元,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在惠民县环境卫生管理局工作。 9.成震,男,汉族,山东邹平人,1987年7月出生。2010年6月至今,在开发区公用事业管理局工作。 10.赵兵,39岁,1992年9月至...
惠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惠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