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纪方方 图/本报记者 李成强 徐志强 通讯员 王美健 蒋洪菊 王秀民
张洪斌坐在板凳上,12根苇篾在他手里不停上下翻转,七八分钟时间,一个灯笼雏形就扎好了。再把勾勒有花草的玻璃纸粘贴在灯笼上,两头用桃红纸一包,一个喜庆吉祥的手扎灯笼就大功告成了。
“快过年了,这是最忙的时候,昨天还有人打电话说腊月二十五来拉货。”张洪斌回忆说,以前每逢过年和正月十五,鲁北乡村都有打灯笼的习俗,孩子们提着灯笼走街串巷,好不热闹。
2007年,惠民手扎灯笼被列入滨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30多年手扎灯笼编制经验的张洪斌,成为该手艺的传承人。
手扎灯笼唤起童年记忆
逢年佳节依然十分忙碌
1月12日,记者来到惠民县何坊办事处张大官村。提起村里的手扎灯笼,村党支部书记牛延文很是自豪,“这门手艺是从东大洼(垦利、利津)传来的,到现在得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现在村里有116户,480多人,他印象中最多的时候有半数人家在做灯笼。
边说着,牛延文带记者来到张洪斌家中。一进家门,半屋子的灯笼映入眼帘,摆放整齐,足有半米高。“这些有2000多个吧,每年种完麦子,从十月开始扎灯笼,一直干到正月十五。”每年趁农闲时节,56岁的张洪斌和老伴一起编灯笼,一天能编150多个。
“各地风俗不一样,有过年打灯笼的,我们这里是正月十五打灯笼。”只要谈起灯笼,张洪斌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早些年的时候,正月十五,天刚擦黑,村里的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提着灯笼走出家门,人越聚越多,浩浩荡荡的人群打着灯笼围着村子转,一路说说笑笑。”
一番玩耍过后,孩子们还跟着大人打灯笼转枣树。“正转转,倒转转,一棵树上打八担”,以此祈祷明年有个好收成。那时候,年龄小的孩子由于经验不足,不小心把灯笼里的蜡烛弄倒,就把灯笼烧了,哭着回家再换灯笼。“按照传统说法,把灯笼烧了,还能长命百岁呢。”张洪斌笑着说。
尽管很多年过去了,手扎灯笼依然很受欢迎。“我每年腊月都很忙,灯笼主要销往利津、沾化等地,都是主动上门来拉货。”张洪斌说,虽然有了塑料灯笼、电子灯笼等,但手扎灯笼依然能唤起几代人的回忆,还有一定的农村市场。
“编灯笼的材料是芦苇,苇子不能太粗也不能很细。”张洪斌介绍,灯笼制作主要有七道工序:破苇篾、起头、浸泡、编灯笼、模具整形、收口、粘花纸,他向记者演示了整个制作过程。
张洪斌先拿出破苇篾的工具,形状类似陀螺,但中间有刻好的槽,“这叫串子,有枣木的、牛角的,还有铁的、铝的。”把串子放在苇子上,轻轻往下一按,苇子顺着槽分出好几股苇篾。“破好的苇篾得先在水里泡一天一宿,待柔软了才能用来扎灯笼。”
12根早已泡好的苇篾在张洪斌手里上下翻转,互相交织在一起,呈现镂空的样子,很快半个灯笼皮已扎好。再套到模子上,按压整形,然后他又开始娴熟地编灯笼的下口。“这个模子用了30多年了,有了它,灯笼才能保持最原始最基本的样子。”仅七八分钟,一个灯笼皮已经编好了。
“最后就是糊玻璃纸了。”只见张洪斌先在透明的玻璃纸上作画,随意一勾勒,红、绿、黄、白、粉的花花草草已跃然而上,彰显出喜庆和祥和。描摹涂绘后的玻璃纸粘贴在灯笼皮上,两头再用桃红纸一包,经过晾晒后,一个完美的手扎灯笼就做好了。
张洪斌讲,原来家家户户都会做灯笼,现在村里还有十七八户做。“手扎灯笼制作也不复杂,但现在村里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会做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他们对着传统的手工艺不太感兴趣。” 但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有不少人喜欢。张洪斌说他的生意比前几年还要好,一个冬季能挣三四千块钱。
制作工序虽然不是很复杂
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会做了
新闻推荐
“这些解放战争时期遗留的迫击炮弹,距今已有六七十年了,这些炮弹不易失效,仍具有一定的杀伤威力……”惠民县辛店镇钟营村一名村民建房挖地基时,突然挖到20多个铁疙瘩。1月12日上午,...
惠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惠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