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不顾大雨救助伤者 业务知识培训和技术操作训练是每位医护人员每天必做的功课
有一种颜色看上去很普通,但却象征着希望与生命,那就是绿色;有一种天使没有翅膀,却如此美丽动人,那就是白衣天使。那你有没有见过绿衣天使呢?让记者带着大家来见识一下我们的绿衣天使们吧!他们救人于危难,时刻守护者我们的健康与生命。每当急救中心的警铃响起,他们便伴随着警笛声穿梭在大街小巷,早一分钟,晚一分钟,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近日,本报记者与他们并肩作战,亲身体验滨州市中心医院—结防院急救站(滨州市第三急救站)120急救工作。
□见习记者 高亚楠 徐志强
120是服务窗口
他们冲在医护工作的最前线
“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看着他们一天的工作。记者深深体验到了这种精神。白天接电话2分钟、夜间3分钟以内必须出诊,很多时候刚从这个救护车上下来,连饭都来不及吃一口,就又登上另一辆救护车。
120急救站是一个最能体现医院工作质量的窗口科室,因为这里的医护人员始终走在工作的最前线,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没有节假日,没有休班,一年365天,都是日复一日的忙碌。因为在他们心中,时间比任何东西都要宝贵,多把握一分钟,他们就可能多挽救一个生命,“命运无常,珍惜生命,要把握住每一分钟”滨州市中心医院—结防院急救站(滨州市第三急救站)护士长赵明锐在急救车上不止一次的对记者说。
据了解,滨州市中心医院——结防院急救站出诊范围含盖惠民县14个乡镇、辐射周边数个县区,如阳信、无棣、沾化等,每日平均接警量20次,就在10月13日这个雨天,接警量就达到了26次。
每天必做技术操作训练
每次出车都与时间赛跑
急救站全体医护人员每天都要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及技术操作训练。记者一天的体验就是从这里开始,穿上工作服,学习着医护人员日常的业务知识培训及技术操作训练,急救站的赵护士长以及其他医护人员手把手的指导记者,费了好大劲,都没学会,到最后还是赵护士长给记者解了围“动作勉强算及格,但质量差得远了,这个是要日复一日的练,搁置一段时间都会生疏”,赵护士长对记者说。
上午10点45分,警笛响起,何坊八里庄一位老人因为土地问题与邻里争执被打伤,记者随医护人员一起出诊。救护车上,赵护士长一再催促救护车司机抓紧时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直至把这位老人送往医院安顿好,记者看了一下时间,11点15分,全程只用了短短的30分钟。记者看到,从病号进入救护车到送至医院这段时间,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一直在忙碌着,输氧、打点滴、做心电图、写病历等等所有的工作在到达医院之前全部完成。
记者手记:
他们是医疗战线上的冲锋兵
由于急救站的特殊工作性质,急救工作者往往要付出比普通医务工作者多几倍的辛劳和汗水!他们的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和能力,更需要智慧和勇气。他们随时都将面对特殊的病人,面临恶劣的环境,有时甚至要面对各种威胁!但他们无怨无悔,始终默默坚守着,奉献着。正像急救站主任马光银所说的那样:“我们就是医疗战线上无所畏惧的士兵,无论何时,我们都时刻准备着;无论何地,我们会勇敢冲上去,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
救死扶伤义无反顾
闲余时间,赵护士长以及这里的医护人员们给记者讲起了他们所经历的一些事情。
那天医生于立志和护士王倩值班,当他们刚准备吃午饭时,接到电话,辛店棉花王村的一名年轻男子因为和家人怄气,醉酒后服用农药自杀,情况危急,两人立即放下手里还没来得及吃的饭菜,登车赶往现场。当时患者意识不清、躁动,情形不容乐观。于立志和王倩迅速进行抢救。由于患者中毒加上醉酒而造成呕吐,且呕吐呈喷射状,所以在急救过程中于立志和王倩的衣服、鞋子、甚至脸上都被溅上了呕吐物,难闻的气味、脏兮兮的呕吐物让人难以忍受。但此时于立志和王倩无法顾及也来不及多想,因为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他们一刻也未停止为患者实施紧急救治,在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趋于稳定,遂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观察治疗。
有一次,护士李春燕和同事们在处理一个车祸的伤员时,发现伤者的小腿少了一根腓骨,刚参加工作的李春燕二话不说,跳入水沟中将腓骨打捞上来。回来后,李春燕却在一旁偷偷地抹眼泪。护士长问她怎么了,李春燕心疼地说“赵老师,我刚上班没多少钱,自己攒钱刚买的新手机在水沟里给弄丢了。”
在与医护人员的交谈中,有一件事最令记者感动,那是在一次出诊中,由于车祸极其惨烈,伤者已经当场死亡,胸腔腹腔撞裂,五脏六腑散落的到处都是,行人纷纷侧目绕道而行,急救站的医生潘士虎却四处将散落的脏器一一捡起,小心放好,有些人不理解,潘医生却说:“我是医生,我要对生命给予最大的尊重。”
新闻推荐
□通讯员 田晓剑 本报惠民讯 两名20多岁的年青人频频将黑手伸向夜间道路边停靠的大型货运车辆,趁司机疲劳熟...
惠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惠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