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氏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收获哈密瓜。 陆威 摄本报讯(记者陆威)11月22日上午,位于南珠大道东侧的海城区高德办开江村委屋仔村的海城区马兰垌果蔬产业示范区大棚里,40多名村民正在紧张收获“西洲蜜25”哈密瓜。当日下午,约5万公斤的哈密瓜通过物流运往湖南长沙出售。
海城区符氏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入驻该示范区的主要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符发聪告诉记者,目前示范区内种有100多亩“西洲蜜25”哈密瓜。这批哈密瓜由于甜度达17度以上、皮薄、口感好,要比传统品种贵1至2元/公斤。此外,相较海南而言,由于北海广泛使用大棚种植哈密瓜,且北海下半年温差较大,故北海种植的哈密瓜质量要好于海南的哈密瓜,受到来自全国各地收购商的青睐。
符发聪是符氏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北海市超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从2007年起,符发聪即使用大棚设施种植哈密瓜。近年来,符发聪瞄准哈密瓜高端市场,连续多年推广种植“西洲蜜25”哈密瓜,收到了显著的效益。目前合作社种植该品种哈密瓜约100亩,总产量约30万公斤。看到哈密瓜种植前景好,不少社员纷纷以土地或资金入股的方式扩大种植规模。
据了解,符氏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北海市超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是示范区内主要的企业,常年安置约40名工人工作,高峰期可带动100多人就业。该示范区除种植哈密瓜外,还种植各种蔬菜以及葡萄、番桃等休闲观光类农作物。此批哈密瓜收获完毕后,合作社还将利用大棚设施,立即种植苦瓜、青瓜等作物,充分利用田地闲置资源,为当地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北海市农业局经作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北海市特色农业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秋冬种农业。即利用北海独有的气候优势和大棚设施,大力发展大棚哈密瓜、辣椒、青瓜等产业,发挥秋冬季节温差大的特点,打造“南菜北运”重要基地,促进农民增收。
据悉,马兰垌果蔬产业示范区核心面积1500亩,建设辅助项目设施5个,是海城区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之一。示范区按照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创建,引入农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技术力量,重点规划建设“一个中心、四个区”。即一个果蔬大棚设施育苗中心;四个区分别是果蔬新品种和新技术种植示范区、大棚设施瓜菜种植示范区、露地瓜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果蔬农产品加工示范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庄)11月24日,由微博、新浪旅游、IAI国际旅游奖、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北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冬游...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