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42名各界人士受聘为“营商环境监督员”。他们将按照王乃学书记“为企业代言,挑政府毛病”的要求,监督全市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推动改善营商环境相关政策、举措的落实。目的只有一个: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每位投资者在北海“宾至如归”。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更是核心竞争力。去年以来,北海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努力推行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并联审批、联合审批、容缺办理、设立营商专员等制度,全市营商环境明显改善,2017年总体投资环境满意度在全区排名由上一年的第九位跃升为第二位。知名客商纷至沓来,众多项目抢滩北海,“洼地效应”不断显现。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优化营商环境早已成为全国各地的共识和行动。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要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扎根,推动北海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下更大力气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营商环境,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真正让广大投资者放心、舒心,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
要让投资者“宾至如归”,必须用心服务。态度决定一切,对投资者什么样的态度,决定着能否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这就要求我们拿出最大的诚心,尽最大的努力,当好服务投资者的“店小二”,热情地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的周到服务。只要是有利于壮大北海实力、促进北海发展、符合环境和安全要求的项目,该干即办,只为成功想办法,不许简单说不行,更不能“叶公好龙”,表里不一,推诿拖延。
要让投资者“宾至如归”,必须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投资者着想,认真倾听投资者的呼声,急他们之所难,办他们之所想,全力以赴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许多人都希望北海有新项目、大项目进来,却很少人给企业算过这样一笔账:一个投资数亿、数十亿元的大项目,仅每年融资的财务成本就达数千万、数亿,真的是“时间就是金钱”。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间长,企业会无形中增加巨大的支出。因此,政府的办事流程越简单,审批的效率越高,就等于帮助企业和投资者节约越多的成本。
特别要指出的是,每个项目都会有一些特殊的困难、特别的情况,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在普惠政策之外,应积极开通“绿色通道”,推动项目落地。这些“个案”的顺利解决,是营商环境好的有力证明,最能打动投资者的心。
要让投资者“宾至如归”,必须齐心协力。“人心齐,泰山移”,在招商引资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北海要赢得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需要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项目想,劲往项目使,形成上下左右服务投资者的合力。“放”的部门不能一放了之、一放大吉,要与“接”的部门做好无缝衔接,做好指导,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部门之间不分你我,首问负责,打破“信息孤岛”,加强协同合作,共同消除障碍,解决问题。要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让更多好项目想来能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投资者投资项目的着眼点,已由过去看重优惠政策“洼地”,转为倾心营商环境“高地”。优化营商环境,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问题为导向,破立并举,下狠劲、用实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取得进一步进展,把北海打造成投资者安居乐业的家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紫娟实习生黄朝兰)7月27日上午,北海市召开北海市发展金融科技产业可行性研讨会,深入探讨北海发展金融科技产业...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