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为需要紧急出境的群众开辟绿色通道。“以前,办一张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要20个工作日,现在,在窗口提交申请,快的5天,慢的8天,就可以拿到证了。”10月30日,正在北海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局窗口办事的黄先生说。
黄先生的经历,是北海市公安行政审批服务全面优化的一个典型案例。2017年以来,北海市公安机关不断加码简政放权,不断加码事中事后监管(简称“两个不断加码”),着力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时间,打通一条服务群众、服务市场主体的“快车道”,助推北海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
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不断“加码”简政放权
近年来,市公安局从实际出发,主动作为,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不断加码简政放权工作。近三年来,该局共取消、下放了7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下放率达到14.6%;共取消了28项非行政许可项目,取消率达到100%,按时按质完成了自治区公安厅和市政府关于简政放权的要求。今年确认了41项行政许可项目,并对所有的项目编制了服务指南,形成权力清单,在市公安局互联网官方网站公开。今年,该局对现有的41项行政审批项目审批流程全部进行了优化,除10项因需要现场勘查、公安厅制证无法进行压缩办结时限外,剩下的31项审批项目按缩短50%以上的要求全部压缩了承诺办结时限,压缩减少办结时限共226个工作日。
强化“双随机”抽查,不断“加码”事中事后监管
放权不代表放任,今年,市公安局加快了监管体制改革,创新监管模式,强化“双随机”抽查工作,不断“加码”事中事后监管。组织人员全面摸排了全市娱乐场所、典当、旅馆、爆破、消防等行业1099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制定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全面铺开了监管体制改革工作。成立行政审批办,将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权责统一由行政审批办行使,即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也有效减少了各警种执法民警的自由裁量权和寻租机会,防止因徇私舞弊而随意执法和选择性监管。积极开展社会共治研究,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对娱乐场所和特种行业、爆破作业管理等重点行业的监督,同时将其作为监管的重点,每个月至少抽查1次,重大节假日、治安重点区域加强抽查,共同织就一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监管网。随机抽查的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在官方网站上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严格依法惩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违纪等情况,及时向工商、文化执法等部门进行通报,吊销其许可证件、纳入信用体系档案。
在抓好“放”和“管”的同时,市公安局也在积极探索更高层次的“服”。今年7月中旬,市公安局组织市局改革创新办等单位业务骨干赴南京、宁波、杭州三地,专题考察学习了南京公安的“微警务”服务平台和宁波公安“最多跑1次”改革样板鄞州分局的先进经验,并开始谋划北海特色的“最多跑1次”改革工作。
在全国公安机关加速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改革大潮中,市公安局在全面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创新,力求跑出北海公安的“加速度”,实现“弯道超车”,推动北海公安事业的长远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11月15日,铁山港区人武部举行铁山港区民兵训练基地揭牌仪式,这是北海市首个建成的民兵训练基地,也是自治区所有县(市、区)功能完善、条件好、档次高的训练基地。铁山港区民兵训练基地占地15亩,其...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