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新闻 合浦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北海市 > 合浦新闻 > 正文

北海:“卫星工厂”壮大村集体经济

来源:广西日报 2019-02-03 07:1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北海讯(记者/管林华实习生/甘泉)2月1日,记者在合浦县白沙镇制衣产业中心基地了解到,该产业基地实现56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2018年全镇2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0万元。白沙镇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得益于北海市实施的产业发展模式。为顺利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年来,该市在有关乡镇积极探索创建“中心基地+卫星工厂”产业发展模式,实行“参股合作、本金保底、每年固定10%分红”机制。

“红色引擎”激活“归雁经济”。该市结合外出务工人员多、在外经商办企业多等特点,实施本土创业人才回引计划,创新开展服务企业“三有三送”活动和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从思想找准问题根源、从资金切入突破瓶颈、从政策推动计划落实,有效激发在外经商办企业的乡土人才回乡发展。周建章是白沙镇人,曾在广东惠州经营一家制衣公司,家乡党委相关负责同志多次与他沟通,并帮助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让他最终下定决心将产业转移回乡。他注册了北海建丰制衣有限公司,并成立公司党支部。与此同时,白沙镇党委向该公司派驻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推动扶贫产业基地建设,吸纳1000多户贫困户、市县本级财政扶贫资金400多万元入股开展合作经营,实现了公司发展、贫困户就业和集体增收的共赢目标。

村企合作建起“卫星工厂”。为让更多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该市不断加大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力度,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扶贫产业发展。白沙镇采取“村(贫困户)入股联建、村提供土地、组织输送劳务,厂方提供建厂资金、技术”的村企合作模式,引领各村建设“卫星制衣工厂”,形成区域性制衣产业链。目前,北海建丰制衣有限公司年缴纳税金150多万元,2018年以来的订单额已达到6000万元;建成7个“卫星制衣工厂”,吸纳贫困人口120多人、留守妇女200人、农村劳务人员560人就业。工人平均月工资2500元,熟练工可达6000元,入股的贫困户每年享受分红,入股联建的村委每年可获集体经济收入。

产业园区打造集群效应。合浦铁山东港产业园推动“东港产业园+”的产业模式,对标现有制衣产业,组织精准招商,打造制衣产业集群,深入推进乡村“卫星制衣工厂”建设,不断把制衣产业向农村延伸。目前,该产业园已与深圳一家大型港资企业开展洽谈工作。其他产业园区也正在抓紧创建返乡创业园,发挥商会的平台作用,开展亲情招商,发动本地籍优秀企业家返乡创业,进一步拓展“中心基地+卫星工厂”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新闻推荐

县领导现场办公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本报讯(通讯员林启波)1月25日,合浦县委书记杨斌到闸口镇、廉州镇、石康镇调研重点项目推进建设情况,详细了解项目建设、生产...

合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浦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县城年味渐浓2019-01-30 10:00
猜你喜欢:
评论:(北海:“卫星工厂”壮大村集体经济)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