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合浦南珠产业的调查报告。本报讯 正当北海着力重振南珠产业辉煌之际,经过北海市文史研究者的努力搜集,又一批南珠史料被挖掘面世。
这批史料包括:民国时期的《调查合浦县之珍珠的报告》,1957年12月《旅行家》刊登的采访合浦珍珠的资料;1958年合浦珍珠养殖场养殖珍珠成功的资料;1958年12月《人民画报》刊登的合浦采珠的资料;1959年被誉为中国“珍珠之父”的熊大仁在合浦办珍珠养殖培训班的讲课资料;1960年12期《人民画报》刊登的合浦人工育珠的资料;1961年《人民日报》发表的采访合浦采珠的报道:1961年5月26日《大公报》刊登访问珠城合浦资料;1965年5月,营盘公社彬畔大队党支部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介绍自力更生发展珍珠养殖的经验;1988年5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合浦南珠产业的调查报告;1994年合浦县委、县政府在全国文化工作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上的经验交流材料《抓住机遇 苦干实干 把“南珠文化”推向一个新水平》。1979年广西区政府把珍珠贝列为水产资源繁殖保护的资料。1981年广西区政府有关部门对合浦珍珠资源及珠池状况的调查资料。此外,还有1972年至1985年间,上级政府部门下达给北海珍珠养殖任务计划及产量收获的落实情况的资料。这些珍贵的资料填补了以往关于南珠产业发展记述中的空白,由此构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比较完整的南珠发展的史迹线索。
这批史料中,有一部分是手抄记录稿,因此在南珠产业及南珠文化的研究中,具有唯一性。特别是1959年被誉为中国“珍珠之父”的熊大仁在合浦办珍珠养殖培训班的讲课资料,这份资料记录了他在北海开门办学及开展南珠人工培育的实践:1958年,合浦海水养殖天然珍珠获得成功后,时任中共湛江地委第一书记的孟宪德决定在合浦珍珠养殖场举办合浦珍珠海水养殖培训班,并邀请当时任暨南大学水产系主任的熊大仁亲临指导、讲课。熊大仁接受邀请后,不但为来自广东沿海公社的学员作了人工南珠海水养殖的专业学术讲座,还带领水产系学生来到北海珍珠场开门办学。此后,熊大仁多次在讲授珍珠养殖的讲座或会议中,都以北海、合浦海水天然珍珠养殖成功的事迹为例,呼吁大力发展中国的珍珠人工养殖业。特别是提到日本当时的珍珠养殖时,熊大仁自豪地说:“我们北海,合浦营盘白龙一带出产的珍珠,全世界第一。既然我们的家门口就有珍珠贝出产,在我们的家门口能够产珍珠,养珍珠,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我觉得除在国营北海合浦珍珠场之外,我们在公社也搞起来,大家搞得多,将来换外汇更多。”
由此见证了这位中国“珍珠之父”对北海在发展南珠养殖事业中,敢为天下先,取得标志性成果的高度肯定,也是对中国第一颗海水天然珍珠在北海养殖成功的高度的学术评价,弥足珍贵。
在这批被挖掘面世的南珠史料记述中,还涉及了当时的白龙公社、婆围公社及南澫等珍珠养殖场的建设情况。
(范翔宇)
新闻推荐
交警指挥交通,保障道路畅通。韦剑波摄本报讯4月5日至7日清明节期间,合浦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全体民警、辅警奋战在交通安保第一线,确保了辖区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同时,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
合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