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林涌泉实习生郭歌
■阅读提示
2017年10月,《南海丝绸之路与东南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正式出版面世。该书共67万字,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该书丰富和发展了国内外学界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领域的资料和理论,揭示了中国环北部湾与东南亚民族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规律,对推动中国-东南亚国家的开发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有借鉴和启示意义。该书第一执笔者,是广西民族发展研究会会长、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明龙,他也是该课题研究团队的领头人。近日,赵明龙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A缘起学术,为广西发声
一见面,赵明龙通俗地解释了这个选题的初衷:致力于研究南海丝绸之路与中国岭南和东南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分析其经济文化交流在中国和东南亚民族渊源、文化传统以及世界文明方面的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是一项博大精深的全球性课题,而我们2007年承担研究的《南海丝绸之路与中国-东南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只是这一巨型课题中一朵‘小浪花\’而已。”赵明龙说,为了探索这朵“小浪花”的形成和发展,课题组走两广,跨海南,下南洋,沿着南新走廊到越南沿海、柬埔寨、泰国沿海、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开展田野考察和访谈,所到各地,收获不少。
提到为什么选这个题目,赵明龙告诉记者:“这个选题缘于我多年前想做而没有做完这篇文章的延续。”
赵明龙说,自2001年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成为热点,多个城市都争相称自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广西是史书记载的始发港之一,可学界却冷冷清清,发出的声音不多,出于对历史的爱好和学者的学术责任感,赵明龙在2002年写过一篇题为《从中国合浦到斯里兰卡——论合浦(北海)为中国最早最大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论文。2004年,赵明龙应邀参加了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会上,我参观考察了合浦海上丝绸之路遗址,感觉到广西合浦古代海上丝绸路是名副其实的,博大精深,意义深远。”
后来的几年间,赵明龙先后考察多个国家,“我发现那里也有海上丝绸之路遗址,尤其是马六甲、泰国,也有华人说他们的祖辈是古代从海上到马来西亚和泰国来的,从而让我联想到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联系最直接最密切,因而萌生了这个选题。”
B田野调查,历艰辛尝喜悦
课题的立项只是万里长征开始的第一步,课题涉及到东南亚国家近10个,面临最大的困难是经费少、资料少、经验少。如何将有限的经费合理安排到那么多的国家去采集资料,这是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明龙和他的团队采用“搭车”的方式开展境外研究。课题组先后有五六次赴东盟国家做访问研究,赵明龙都是用“搭车”方式顺道做南海丝绸之路的调研。
2008年,赵明龙赴泰国参加第十届泰学国际研讨会。在那里,他做了《丝绸之路与壮泰族群文化交流》演讲。发言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提问和讨论:“有的热情地给我讲述与南海丝绸之路相关的线索,有的当场赠送随身带来的图书和光碟,有的向我讲解了南海丝绸之路对东南亚带来的经济文化影响,有的表示帮助我提供当地古籍资料……让我深受鼓舞,收获颇丰。”
为了在海外开展田野调查,赵明龙有两年的生日都是在国外度过的。2009年7月14日,是赵明龙55岁生日,他参加广西社科院南曼-昆曼走廊调研活动,第一站到越南了解到越南古代东山文化铜鼓与中国广西云南的铜鼓同是世界丝绸之路文明之一,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这次考察参观,最大的收获使我坚定了南海丝绸之路与南北陆路丝绸之路是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形成,海陆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交融等学术观点,使我的生日过得非常有意义。”
2010年7月,赵明龙参加“南宁至新加坡经济走廊”考察团,沿着南宁至新加坡沿线对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进行考察访问。他的56周岁生日就是在马来西亚滨城度过的。“这一天的田野调查,认证了南海丝绸之路经济与宗教文化互动关系及宗教文化对维系南海丝绸之路的作用。”
C著书立论,推进“一带一路”
2017年10月12日,广西社会科学院和广西人民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南海丝绸之路与东南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出版发行学术研讨会在南宁举行,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该著作的出版发行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广西社科院原副院长黄铮认为,《南海丝绸之路与东南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研究》这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有许多特点和亮点。一是从书的内在方面来看,作为单本图书,洋洋67万字,可以说是鸿篇巨制;二是专著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资料翔实,观点新颖。三是专著既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又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是一个“双基金”项目,影响较大。四是课题研究成果在结项之后,一些重要观点曾被记者写成内参材料上报,获得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其价值和影响可见一斑。
广西考古专家、广西博物馆原馆长蒋廷瑜在发言中从考古的视角对该专著作了较高的评价。他认为该专著为共同构建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历史借鉴,拓宽了南海丝绸之路研究领域,丰富了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内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以古鉴今,有重大现实意义。
广西大学教授罗树杰认为,这项成果早在2007年就立项,可见当时研究团队选题的学术预见性,这个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的选题,为后来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带一路”注入历史理论基础,非常有意义。
当前,正值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而这本书的出版,如同“春江水暖鸭先知”,10年立项研究,恰恰是“适逢其时”。它可为我国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历史背景、历史经验与规律等理论依据,为“向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值得点赞。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管林华通讯员蔡德仁学党规、学政策,晒工作、晒学习、晒成果……在机关作风建设“治庸提效”活动中,北海市行政审批局通过建立北海阳光操作网络群,打造“指尖微课堂”,将党规党纪学习常态化制...
合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