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向才敏
作品《暮归》
近期新作
作画六十余年,作品三千多件。七十多岁的向才敏至今对创作依然抱有不灭的激情,不仅每年至少两次写生,还保持着一年五十余件作品的产量。在达州美术界,不论是依年龄来看,还是从艺术造诣讲,向才敏都算得上师祖级的人物。嗜画如命的他感叹,“成天作画,好不快活!”
迟来27年的会员
2016年,向才敏因专业工作经历和年限达标,成功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这个会员其实早在27年前他就已经可以获得。
1989年,向才敏从西藏归来,夕阳之下牧牛女与牛群漫步草原的画面令他着迷,回来不久便画了《暮归》。其画构图舒服自然,线条流畅和谐,色彩饱满丰富,当时的四川省美协主席李少言一眼便相中了此画,并将《暮归》送入中国美协评选。一旦成功入选,就能参展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加上这次向才敏的作品是第三次进入大展,按照中国美协的规定,他从此便能申请成为中国美协会员。
就在众人都认为《暮归》会顺理成章地入展全国美展时,却出现了意外。因初期向才敏没有特别在意尺寸要求,《暮归》的画纸宽了五厘米左右,导致画作无法完全放入画框,不能入框便无法上展。
“当时通讯条件不好,省美协秘书长没能与我取得联系,征询我的意见,最终不得不放弃参展。”向才敏回忆当年之事,喟然长叹。当时功亏一篑的遗憾,浇灭了他加入中国美协的热情,淡化了参加大展的兴趣,转而一心作画。以至于二十多年后圆梦,他少了些兴奋,多了几丝从容淡然。
“年轻时,对进入中美协是充满期待的,也有着极大的创作冲劲,而且先后有两幅作品都顺利入展了。”向才敏告诉记者,他还记得第一幅入全国大展的是《林中曲》,创作于1986年。画面素材取自那时还属于达县地区的通江县,以巴山林间的一抹景色为基础,运用巴山植物造型之美,进行取舍、融合,最终创作出一幅静谧祥和的“林中小曲”。
作画激情不衰竭
同时期的画家,有的功成名就后离开达州,有的画风稍见成熟便外出闯荡,向才敏是少有的一直驻守巴山的本土画家。“以作画者的视角看,我觉得巴山景色取之不竭。不同时节、不同年岁,一入巴山,都能激情满怀。”下午两时许,向才敏正在他工作室里画一幅前不久去万源写生的作品,画纸上一间旧时的老屋吸人眼球,色层丰富的树叶在明媚的阳光下生动喜人,他不断上笔着色,画笔犹如魔法棒,几笔落色点缀,画面便更增添灵动。
画室里,除了几幅油画,全摆放着水粉画。向才敏偏好以水粉画风景,退休后,采风的时间多了,他爱带着学生深入巴山写生,一去就是小一周。五月初,向才敏带着五六个学生出发去万源草坝。初夏的风温润舒爽,晴空万里下的植物欣喜若狂地疯长着,郁郁葱葱的草丛间总是点缀着几簇野花,混杂的虫鸣隐秘地“合唱”,阳光从层层密密的枝叶间透下,把黄泥路与石子路照射得光影浮动……眼见之景、耳听之声、所触之感,都让向才敏神采风扬。一路走走停停,脑海不断加工创作,各种画面风起云涌,简单勾勒,巴山之景已跃然于画纸上。
回顾作画六十多年来,自己竟从未有过才思枯竭的时候,这令向才敏也感到惊讶。“作画占据了我生命大半时光,现在已经成了我生活绝不可缺失的那部分。”自初中学习美术以来,向才敏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就没离开过美术这一领域。十多岁时,他考上川美附中,毕业到地区电影公司做美工,后去纺织厂做图案设计,再考入川美进修工艺美术,最终到四川文理学院教授色彩基础,“不论创作是否艰难,其过程始终倍感快乐。”
观察力至关重要
向才敏告诉记者,年轻时在四川美术学院进修期间,加深了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那是他创作能力一次大的提升;而近年频频采风,在实践中不断揣摩,将理论与现实情况、自我能力相调和,这又是他画风更趋成熟的又一进阶过程。从多年的经历看来,向才敏认为,作画最重要的是观察力,能在瞬间敏锐地捕捉到静态或动态最美的部分,是一幅佳作的关键,而依靠观察力发现那些不易察觉的细节,最能成为一幅画的点睛之处。
“虽然现在七十多岁了,但我觉得自己的画还在‘茁壮成长’中。”不止向才敏这样看,业内不少同行在不同场合也表达过这样的观点。纵观向才敏各时期的画作,近些年,他对色彩的运用极尽老练。单是画一棵树,他便要端详许久,从色调、亮度、饱和度、表面色、空间色、冷暖调等各角度先细致观察,分析了解每处细节的色彩对比和连贯性,胸中有画之后,下笔便能见七分灵气。
画不是视频,它始终要定格一个瞬间,而时间会慢慢流逝,所画对象会因为光影的变化,导致呈现状态出现差异。所以,确定一个画面后,两三个小时内观察并记住整个画面的概况,以及各处细节,是非常重要的。时间一旦过长,许多细节就会发生改变,这时再带入画内,就会与客观规律相违背,从而失去真实感,以至减少观者的内心认可。
随着年龄增长,向才敏的身体状况逐渐不比从前,为了身体健康,更为了不让年龄影响创作,向才敏近两年来越发注重锻炼。与四五十岁的学生一起风餐露宿、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全然看不出他是一名古稀老人,“画画是一生的事,我生命的长度和斑斓都与之交融难分。”
□本报记者 杨蕙菱 文/图
新闻推荐
在青杠树段木上栽培的通江银耳。受访者供图农报眼□程聪本报记者张立峰通江段木银耳6月份就要上市了。可最近该县诺...
通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通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