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新闻 平昌新闻 通江新闻 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巴中市 > 通江新闻 > 正文

推行“1+N”模式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8-05-10 05:4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程聪)近日,笔者在通江县至诚镇盘石村恒通银杏产业发展基地看到,银杏枝条随风摇曳,十多位村民正在翻土,为准备套种金丝皇菊、贡菊、丹参等中药材做准备。

2016年以来,至诚镇盘石村在产业发展中摸索出 “1+N”的新路子,通过发展以银杏为主导产业,兼并中药材、干果等种植业,帮助贫困户增收。

“在银杏产业园里套种丹参、魔芋和金丝黄菊等产业,每亩可多增收6000多元以上。”基地管理人员程盛伍介绍,目前已栽植一百多亩丹参、魔芋和金丝黄菊。

盘石村距至诚镇场镇16公里,地理位置偏远,物产资源稀缺,是2018年的脱贫摘帽村。从2015年起,该村以劣势转化为优势,先后引进了衡通银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新禾全生态产业合作社,发展起了以银杏为主,猕猴桃、中药材、干果的种植业。

“1就是主打银杏产业,N就是套种中药材、干果等种植业。”村主任吴开禹介绍,目前盘石村发展银杏产业800亩,其中套种魔芋100亩、中药材300亩和猕猴桃100亩。

“套种后,收入从3000元增加到10000元。”贫困户靳忠兰说,她在自留地和田间地角也摘植了银杏,套种了中药材,几年下来收入翻了几番。

同样受益的还有贫困户程天华和鲁彩平。程天华套种后多卖了4000多元,鲁彩平在产业园务工,每天可增收80元。

目前,盘石村有耕地840亩,林地1200亩,通过近三年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银杏为主的1000多亩产业集群,人均实现增收200余元。

“继续以发展壮大产业为目标,大力推行‘1+N’模式,围绕乡村振兴,理思路,创形式,带领群众致富增收。”吴开禹说,计划在全村再发展2000亩以上银杏产业,预计人均纯收入增加400至500元,同时以奖补等多方政策进行鼓励,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最美清洁工”郑冬花 天降横财 看家庭贫困的她如何选择

郑冬花是上饶影城一名普通的保洁员,平时工作既勤快、又细心。面对客人遗失的12.8万元现金,家庭贫困的郑冬花毫不动心,将巨款归还失主。15年来,郑冬花捡到的财物折合人民币达50多万元,尽管生活...

通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推行“1+N”模式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