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新闻 平昌新闻 通江新闻 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巴中市 > 通江新闻 > 正文

从“手摇把”“BP机”“大哥大”到现代“智能控” 电话走过百年风雨 见证达城通讯进步

来源:达州晚报 2016-06-13 18:46   https://www.yybnet.net/

自1876年电话问世以来,至今已走过140年的历史。从曾经的老式电话到现代的智能手机,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讯行业,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电话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亲密伙伴,但这种便利快捷的通讯工具,在四五十年前的达城却是一个稀罕之物,市民使用“手摇把”老式电话,半天“喂喂喂”不通的苦恼至今仍留存在一代人的记忆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手摇把老式电话”的心酸往事

1

在达城老一辈人的生命中,有一段苦涩的记忆总是让人难以忘怀,那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种古老的通讯工具——“手摇座式电话机”有关。那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低下,通讯工具稀缺,人们的通讯交流一般都是书信往来。而书信“走”得很慢,跨省的书信至少要十天半月才能收到。若遇家中有紧急之事,最快的通讯工具就是到邮电局发个电报。而电报费用昂贵,字数少而有限,一般人都望而却步,很少使用。所以,要想快一点儿就只有打电话了。然而,在那个年代,就连孩提时代在电影故事片中才能看见的那种落后的“手摇老式电话”,无论是县城还是区乡,都很难见到踪影。

“老百姓想打个电话都成为一种奢求。”家住达城西外的黄明显大爷,给记者讲述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关于老式电话的一件心酸往事。

黄大爷说,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原达县一个偏远小镇教书。那时,因通讯工具不发达,乡镇上仅有公社邮电所才有一部简陋的手摇电话。一般没事他很少去打电话,因为老式电话“受话量”有限,经常会出现占线打不通的情况。但有时有急事,又不得不到乡镇邮电所去打电话。

“我的老家在通江县。记得是1979年的一个冬天,家里捎信说母亲身体欠安,希望我能回家看望一下老母亲,但由于工作很忙,我抽不了身。”为了表达做儿女的孝敬,黄明显决定给家里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居住在县城的母亲。他早上8点就去打电话,但因线路忙,一个小时都没打通,后来打通了,还没说几句话,电话又断了。

正在黄显明“喂喂喂”地大声呼叫想再多说两句话时,一个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跑进邮电所,在黄显明身边直跺脚:“同志,你能不能快点让我打个电话?我老婆难产,急需呼叫县城的救护车。”人命关天,黄显明立即挂断电话。中年男子按住话机,使劲地摇把,直呼:“喂喂喂,请接县医院,有难产病人需要急救。”然而,尽管男子吼破了嗓门,但因电话线忙碌一直未接通,后来好不容易接通电话时,却传来孕妇失血过多不幸离世的噩耗。中年男子摔下电话,含着泪水夺门而去……这心酸而伤悲的一幕,至今还萦绕在黄大爷的脑海里,久久无法释怀。

类似情形在当时可以说比较常见,渴求借助电话的便捷传递亲情和问候,甚至救急的人们对此很是无奈和苦恼,这也成为那个时代人们难以忘怀的伤感记忆。

虽然后来九十年代中后期,逐渐有“程控电话”取代了手摇老式电话,但由于通讯能力有限,加之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仍很低下,还是出现了“一机难求”的局面。除了邮电局、机关单位安装有少量程控座机电话外,几乎看不到多余的电话,市民私人想安装座机电话得找熟人托关系开后门,一部座机电话高达四五千元的高昂费用,也让普通百姓家庭望而却步。于是,在邮电局或公用电话亭打电话排队是常有的事,这也成为街头一道少有的“风景”。

老式电话的逐渐消失,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到上世纪末,座机电话逐步走进寻常百姓家庭,通讯的便捷,结束了老式电话通讯艰难的历史。

用老式手摇电话与家人通话的喜悦

上世纪七十年代公用电话亭里的老式电话

八九十年代 时髦的传呼机与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九十年代中期,达城出现了一种新的通讯工具BP机,又叫无线寻呼机。BP机有两种:一种是最初只显示数字的,后来很快又有了汉字中文机。当对方用电话呼你的时候,屏幕上显示的是数字或汉字,接到对方来电的信息后,根据电话号码,再到附近找固定公用电话打过去。若附近没有固定公用电话,对方干着急也没有办法。那时候安装电话的单位和个人很少,回个电话很不方便。

家住达城二马路社区的唐荣先生给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几款BP机。唐先生回忆说,二十多年前,通讯工具稀少,BP机刚出现那阵,因价格昂贵,成为有钱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他记得最初问世的BP机,如新款的摩托罗拉要两千多元,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简直是一种奢望。好在通讯技术发展很快,BP机一两年就普及了,价格也相对便宜很多。有钱人买贵的,一般市民就买便宜的或者二手货,那时很多人都以腰间别有时不时“叽叽”叫响的BP机为荣,有事无事都给别人撩下一句当时最流行的话:“有事CALL我。”

当然,让唐先生引以为豪的还是1997年,他花750元买的一款最时髦的摩托罗拉传呼机。要知道,那时人们的月薪才几十至一两百元钱,买这样高档的寻呼机得花去他半年的工资。唐荣笑谈自己那时刚22岁,才参工一年,谈了个漂亮的女朋友,为赢得美人芳心,方便每天女友“CALL”他,他才不惜血本。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才使用一两年,传呼机就被手机淘汰,因而没怎么使用的BP机现在看起来还像新的一般,由于当时花了高价购买,所以至今唐先生仍舍不得丢弃,留着权当古董纪念。

就在BP机使用起来不方便的同时,另一个更时髦的通讯工具“大哥大”又出现了。由于其个头像砖头,又是身份的象征,所以叫“大哥大”。最初上市贵得惊人,一般都需要2万元左右一部,最便宜的也要一万多。在上世纪90年代,只有那些下海经商的大款或暴发户才能拥有。那时,有钱人往往是腰间别着BP机,手中拿着大哥大,只要BP机一响,立即用大哥大回复,免去了到处找座机回话的烦恼。使用大哥大的老板打起电话来都很有特点,不论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一听到电话铃声,就从夹在胳肢窝的提包里拿出大哥大,用左手掐着大哥大,右手无意识地抽出机顶上方电镀发亮的接收天线,随即把大哥大倒在右手里,将左手插在裤袋里,头像拉小提琴一样稍微歪一下,随着“喂——”的一声长音,身体不由自主地开始晃动起来,根据通话的长短,或因信号不好的原因,有时围着办公桌转悠,有时围着办公室转圈,若在街上,那更是旁若无人了。那种一边“喂——”,一边转圈回话的“显摆”神情,羡煞多少旁人。然而,跟现在的手机相比,早年的“大哥大”尽管很拉风,也确实很“弱智”,一条小得可怜的黑白屏幕上,除了电话号码,什么也显示不了,但在当时,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技术进步了。

进入新世纪 智能电话方便百姓生活

3

进入新世纪,随着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通讯事业得以不断的发展壮大,更加小巧轻便的移动手机的出现,代替了笨重的大哥大和很不方便的BP机,开启了现代通讯的新时代。科技的进步,让手机在技术、体积、外观方面都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从单一通话的半头砖、火柴盒到各种版型的多功能彩屏、大屏手机;从本地通到全国通,直至全球通,只要不出地球,手机都能找到你看到你。

无论是最初印象里只有有钱人才能买得起的“大哥大”,还是现在大人小孩等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通讯工具一步一步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手机功能的兼容性越来越强,手机已经不再是刚开始那个只能拨号打电话的移动电话,而今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必备工具,无论是上网、发邮件、收发短信,还是购物、聊天、拍照、录像、看电影(电视)、听音乐、订餐、玩游戏、阅读、找工作、打车、炒股、旅行、导航、银行转账等等与现代社会人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都可以用一部智能手机来完成。手机成为人们最亲密的伙伴,相伴并方便着现代人的生活。

如今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让那些曾经给我们的通讯生活带来过一定方便和作用的“老式手摇电话、BP机、大哥大、程控电话、IC卡电话”都成为匆匆过客,悄然地淡出历史舞台,也终结了过去“一机难求”的历史,打电话艰难的“心酸岁月”也一去不复返了……

(本报社区记者 邱一彪 谯继)

新闻推荐

幸福港湾图书馆

·邹清平·文化学者图书馆馆长师智勇先生,在西外新落成的图书馆开馆之际告诉我,你那两本《门前一棵树》散文集,图书馆作为珍藏,没有上架,希望你再拿几本散文集上架到图书馆“巴山作家群”书库。听说“...

通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从“手摇把”“BP机”“大哥大”到现代“智能控” 电话走过百年风雨 见证达城通讯进步)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