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熙宁给孩子上课。
通江县俞家河小学樱桃村教学点处于通江、平昌、万源三县市交界之处,是通江最偏远的村小之一。每当雨季来临,樱桃村几乎就是孤岛一个。
交通极不方便,学校距离县城近百公里,距离乡场镇30多公里,从教学点到中心校要走两个小时山路;当“两室两厅一台一坝”是对学校的最准确描述,即两间教室、一间小办公室、一个小厨房和一张乒乓球台以及一个小土坝操场。就是这样环境马熙宁却在这里守候了24年。
沿父亲足迹当上乡村教师
每当看到父亲为学校题的牌匾时,马熙宁就感觉那是父亲交给她的责任。马熙宁成长在一个教育世家,对当老师有特别的情结。爷爷一生饱读诗书,在解放前就是当地较有名望的私塾先生,很受乡邻尊敬。受爷爷影响,父亲也把他的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在临近退休倒在了他一生挚爱的工作岗位上。“当一名好老师”既是遵从父亲的遗愿,践行对父亲的诺言,更是我的人生追求。
1991年高考刚过,学校领导就找到父亲做工作。“想请我去做一名代课教师,以解学校的燃眉之急。”
父亲语重心长地嘱托:“孩子,乡村孩子不能没有老师,当一位好老师多好啊。”
马熙宁遵从了父亲的意愿,毅然决定放弃复读,坚定“当一个好老师”的信念,从此走上了乡村教师之路,执着地坚守了二十四个春秋。
为山村教育儿子停学一年
几十年来,教学点的新老师来一个走一个,许多老师甚至都待不了一个学年,尤其是年轻教师。“马老师是不会走的,娃娃们一定会有人教!”这是每次新学期开学时,马熙宁给家长作出的承诺。
然而2005年冬天,面对来自家庭的困难和变故,马熙宁都是独自垂泪,甚至有过离开的念头。尤其是父亲在教学过程中突发脑溢血离世,由于俞家河小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抢救不及时。
父亲一走,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就没人照顾了。“因为父亲当时是在中心校教书,儿子也就由父亲照顾,丈夫为了家里,常年在外边打工。”说到这里,马熙宁潸然泪下。“儿子才9岁,不可能每天往返走四个小时山路回家,我就让他住校。”孩子那么小,就独立生活,实属不易。“有一天儿子给我打电话,说妈妈能不能来一趟中心校,我匆忙赶去,儿子却说,妈妈我只是想看看你。我再也止不住泪水,抱着孩子哭了。”
孩子还小,所以经常尿床。“长期这样下去,对娃儿的思想是由影响的,我就把孩子接了回来。让孩子停学一年,每天跟着我到学校,我有空就给他上四年级的课。”
华西城市读本见习记者 任星旗 摄影报道
|老师的自白|
孩子因我而精彩我为他们而幸福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困难和表现差是与家庭困难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家庭更需要走出困境,这样家庭的孩子更希望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更需要得到关爱。
才5岁小女孩蒲兴平,遭遇了的家庭严重变故。爸爸去世,妈妈改嫁,由七十几岁的爷爷奶奶抚养,奶奶卧病在床,爷爷腿痛无法走路。
蒲兴平一段时间曾变得沉默寡言,且多次逃学,藏在路上不到校也不回家。“接送她的事只能由我来承担,有时我干脆把她和另外几名带回家,给他们辅导作业,洗澡,同时也消除我的孤单和寂寞。”
二十几年来,一批批孩子从身边离去,留下的是印在脑中的一张张稚气的笑脸,“他们因我而精彩,我因为他们而幸福。”马熙宁说。
新闻推荐
巴中市举办2016年庆“七·一” 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歌咏比赛
为庆祝建党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弘扬革命老区的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充分激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和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早...
通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