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新闻 平昌新闻 通江新闻 南江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巴中市 > 通江新闻 > 正文

四十一年真情相守 ——记孝老爱亲模范王玉平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3-07-08 06:29   https://www.yybnet.net/

□实习生 江琪

四十一年如一日,她悉心照料瘫痪在床、毫无血缘关系的叔叔;学历不高,她却在家庭遭受多次变故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书写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她叫王玉平,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 

7月2日傍晚,笔者来到东区长寿路一栋居民楼,正看见王玉平从自己家里走出来。见笔者来访,王玉平又是拿水果,又是倒茶。

一腔热情孝老人

谈起过去,68岁的王玉平眼眶里的泪水不住往下流……一辈子的心酸,她自己最清楚。

王玉平是巴中通江县人,从小就敬佩军人,所以她爱听红军故事。杜文聪是王玉平的邻居,当过军人打过仗,是她心中的大英雄。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杜文聪的女儿不幸去世,妻子离家出走,54岁的他受到沉重打击,脾气也变得古怪起来。为了抚平杜文聪内心的痛苦,王玉平为他洗衣送饭、打扫房间……王玉平的善良,深深打动了杜文聪的远房侄儿杜贤才,1968年,23岁的王玉平和杜贤才结为夫妻。

婚后,王玉平不顾父母的反对,将中风且大小便失禁的杜文聪接到家中照料,每天端茶送水、接屎接尿。邻居劝她不必这么细心照顾一个怪脾气的人,但王玉平却说:“他曾为人民群众出生入死,现在没人照顾怎么行呢?”

面对困难勇于担当

杜文聪长期身患风湿和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每个月医药费开支很大,使王玉平家经济非常紧张。20世纪70年代,丈夫杜贤才离开老家,支援三线建设,来到攀枝花工作。此时,王玉平一人在家不仅要照顾老人杜文聪,还要一边干农活一边照顾4个儿女。

1975年,杜文聪再次中风,医生说没有希望了,然而王玉平四处求医寻找偏方,治疗杜文聪的病。从此,她除了照顾老人、小孩,做农活外,还要每天抽空到山上采草药配偏方。慢慢地,在床上躺了一年的杜文聪渐渐好了起来,基本生活也能够自理。

1979年,王玉平举家迁到攀枝花,有丈夫在身边,王玉平总算松了口气。2003年,丈夫杜贤才遇车祸身亡,58岁的王玉平痛不欲生,也让杜文聪再次中风瘫痪。医生告诉她,杜文聪以后只有躺在床上过日子。听了医生的话,她含着悲痛的泪水暗自告诉自己,要勇敢地生活下去。 

从此,每天天不亮王玉平就起床干活。原本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她,经常晚上痛得睡不着觉。

不离不弃温情相随

2006年,杜文聪106岁,都说老人越活越像小孩,杜文聪像孩子一样对王玉平十分依赖。在外人看来,王玉平的生活十分艰难,可她却一直很乐观。杜文聪瘫痪痴呆,无论白天黑夜,王玉平不敢远离一步,出去从来不敢超过两小时,更不敢长时间坐下来和邻居们拉家常,直到杜文聪109岁去世。

如今,王玉平的4个子女已经长大,并建立自己的家庭,本该享清福的王玉平却放心不下孙子。她的小女儿说:“过去照顾大爷一辈子,养了4个儿女,如今还被一个孙子拖着。”

采访中,问及王玉平一辈子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杜文聪有没有后悔过,她摇摇头,边流着泪边说:“就是对4个孩子亏欠太多了。”

新闻推荐

通江:“组合拳”促工业量质并进

今年1-9月,通江县4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6%,增速比第一季度的6.9%增加3.7个百分点;新增规上企业6家,占市目标任务的120%;新开工项目12个,占市目标任务的171.4%;……数...

通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四十一年真情相守 ——记孝老爱亲模范王玉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