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文艺工作者向嘉宾介绍非遗名录
“晏阳初大讲坛”教学现场
万人广场舞
《巴山背二歌》参加第六届国际非遗节民俗展演
草编传承人在创作
“大河上下·美丽巴中”摄影展
本报记者 刘旭
1月3日晚7点,记者来到市文化馆,刚进馆就听到悦耳的管弦音乐声。在二楼的排练室里,记者看到20余名音乐爱好者手持乐器,认真演练;美妙的音乐从乐器中传来,在文化馆内回荡。“我们正在练习《春节序曲》《北京喜讯到边寨》《中国之梦》等乐曲,主要是为了参加今年巴中市的春节联欢晚会。”乐团负责人饶云中告诉记者。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涵养。近年来,巴中市深入实施以“巴文化名家精英工程、文化繁荣精品工程、巴人巴风巴俗荟萃工程、文化名片创建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繁荣四大工程,唱响巴中声音、讲好巴中故事、展示巴中形象、实现“巴中元素、世界表达”,为巴中市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精心打造 巴文化瑰丽绽放
在市文化馆三楼的办公室里,市文化馆音乐干部黄江拿着手机和几位同事聚在一起观看《翻山铰子》的表演视频,铿锵有力的铜锣声萦绕不断。“真高兴,巴中的文化再次走向世界舞台。”黄江向同事们说。
2017年10月,平昌县老来俏艺术团携舞蹈《翻山铰子》前往马来西亚槟城市政厅参加中秋晚会。这是巴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走出国门进行展演,黄江和同事所看的视频就是此次的展演。
早在两年前,《翻山铰子》就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位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及骨干编辑、记者来巴中市观看,并给参观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希望加强保护和传承像这样的“巴中文化”,从而使其走向国际、走向更加宽广的舞台。
2015年3月,在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河南省文联承办的河南宝丰“第十届河南宝丰马街书会曲艺邀请赛”上,巴中市选送的四川扬琴《雪梅,雪梅》让现场的观众、评委们热泪盈眶,倍加赞叹,最终一举夺魁。
“爬山要爬大巴山,离天只有三尺三。做人要留好名声,想想恩阳喻秉渊……”2016年7月14、15日,大型廉政历史题材川剧《挂印知县》登上长安大戏院舞台,参加全国戏曲汇演,和全国观众见面。
舞蹈《竹梆深声》获得四川省第9届“金秋乐”中老年群众舞蹈大赛银奖、表演奖、组织奖。
……
如今,一项项精品力作带着巴中独有的文化元素,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大舞台上瑰丽绽放。
“文化精品是文化的精髓,它反映时代精神,引导和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团结并鼓舞人民创造新的生活。”市文化馆馆长夏铭锺说。
如何创造更多的精品,让巴中文化在全国舞台和世界舞台持续立足呢?对于巴中而言,三国文化的精彩看点不是巴中,汉文化搞不赢汉中,唐文化搞不赢西安,但是,“活态的巴文化”在巴中。
近年来,市文化馆立足巴中地方文化特色,紧扣市委中心工作,坚持孵化理念,在精品工程上,着重实施了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打造舞台剧《梦回巴国》、曲剧《望红台》、舞台剧《早晚恩阳河》《米仓神韵》《风雅壁州》《江口水乡》等大中型舞台艺术;着重实施地方文献精品工程,收集整理传统建筑、生产生活、民俗风情、语言文学、历史沿革等地方历史文化文献,编辑出版地方系列文化丛书;着重实施群众文艺精品工程,新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美术、书法等文艺作品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走出去战略在提升巴文化的影响力上,作用不可小觑。”夏铭锺说。
文化自信 表达巴中气质、巴中元素
江山易老,乡音难改。文化是一个地域内最深层次、最难替代和模仿、最持久,也是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党的十九大把建设文化强国放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文化自信,就要找到我们的文化坐标,重新认识和整合文化资源,构建具有民族气质的文化战略,寻找文化走向国际的路径。
巴中,是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这样一座位于川东北、具有灵秀的城市,如何在文化崛起进程中,自信地表达巴中气质、巴中元素?“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源于一座城市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而文艺精品则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夏铭锺说。
而今,具有巴中深厚文化的文艺精品像一只只金凤凰,展翅翱翔,飞出大巴山,跨越秦岭,释放着巴中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影响力,巴中戏剧曲艺创作已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记者了解到,歌颂中华文明的四川清音《中华医药》先后获得“马街书会”全国曲艺邀请赛一等奖、第十六届全国“群星奖”“巴蜀文艺奖”等;张蓉携谐剧《巴山幺妹》精彩亮相第三届“巴蜀笑星”大赛并获得第二名,荣膺“巴蜀笑星”称号;反映留守学生、儿童生活,歌颂人间大爱的四川清音《秋娃娃》荣获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一等奖;大型廉政川剧《挂印知县》一举获得首届四川艺术节四川文华奖“最佳剧目奖”“编剧奖”“导演奖”“表演奖”“音乐创作奖”等五项大奖。这些耳熟能详的剧目,都是地地道道的“巴中创造”。
文艺百花的盛开更需辛勤浇灌。为更好推动精品创作,巴中市坚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了“运用孵化理念,形成助推机制,成就文化事业”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机制。“孵化理念”以“平台战略”为核心,打造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孵化器和筛选平台,让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有公平竞争和成长出彩的机会。
“现在巴中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很高,作品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黄江告诉记者,温暖人心、引领风尚、开启心智的文艺作品正如泉涌,浸润和提升着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
文化下乡 百姓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文化既要走向世界舞台,表达自信,也要深入基层,走进寻常百姓家。
元旦前夕,恩阳区玉山镇寒风阵阵、大雾弥漫,但街道上喜气洋洋、热闹非凡,这是市文化馆的艺术家们到这里为群众送上“文化大餐”。
一大早,各方群众纷纷到达演出场地。9点整,随着一阵欢快的音乐响起,演出在舞蹈《盛世花开》飞旋的舞步中正式开始。一群身着华丽服装、年轻俊美的青年男女载歌载舞,吸引了众多观众。
市文化馆青年干部黄林倾情演唱了《巴山新居我的家》,独特的巴山音乐风格和深厚的演唱功底,打动了每一位观众,阵阵掌声不绝于耳。
男声独唱《感恩家乡》、小品《向领导汇报》、表演唱《山沟沟》等节目,展现了人民群众“摘帽”脱贫、共同奔小康的动人情景。不仅如此,黄江以一首二胡经典名曲《赛马》技惊四座,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喝彩。
“太好看了!让我们整个镇都充满欢歌笑语!”对于文化志愿者们送来的这场精彩文艺演出,玉山镇居民至今记忆犹新。在巴中,像这样温馨、受群众喜欢的文化惠民活动常年不断。
多年来,“文化下乡”是巴中市文化惠民的“重头戏”。在文化惠民活动中,市文化馆积极组织开展“三下乡”“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等惠民活动,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结对子、种文化”主题活动和向群众提供“菜单式”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此外,巴中市还成功打造了“秦巴大讲堂”“千人广场舞”“集州欢歌”“相约古镇”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推进四川清音、翻山铰子、金钱棍等传统群众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促进了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一场场歌舞盛宴、一份份文化大餐,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文化之花,在巴山大地绽放。
非遗传承 延续巴文化血脉
“一草一木,一字一句都是非遗。”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彭琳说,从新石器时期,经秦汉、唐宋、明清到现代,每一个时期的民风民俗都在巴文化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那么,巴中市非遗文化有哪些?
在市文化馆一楼右边的展览馆,记者看到全市非物质文化资源主要有民间语言、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等。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巴中积累了众多非物质文化资源,共有16个大类,169个子项。其中,民间舞蹈《翻山铰子》入选《中国舞蹈集成》;入选《中国民间音乐集成》的130多首四川民歌中,巴中民歌占到80余首,其中的“巴山茅山歌”与贵州的浪哨歌、云南的玉龙山情歌、广西情歌并列;巴中民间曲艺“说春”是现存唯一的节令说唱曲种。
这些优秀的非遗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呢?“十二五”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翻山铰子》《巴山背二歌》的保护传承工作被纳入其中。同时,巴中市组织普查员深入到村庄中,对非物质文化民间继承人和相关人员的讲述、表演进行实地采录,形成了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编制出市、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间工艺百家》《民族民间文艺图典》《民族民间艺人名录》等系列丛书,并出版发行巴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音像光盘。
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巴中市建立起一套传承人制度,对掌握某项重要技艺、有较大影响的民间艺人,命名为市级传承人;对非遗工作作出重大贡献的艺人,授予“民间艺术家”等称号;对研究、传承非遗项目的组织,命名为市级“非遗”文化传承单位,鼓励其收徒授艺、培养人才。如今,《巴山背二歌》《翻山铰子》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通江银耳随着神州八号遨游太空,通江剪纸远销韩国,“巴中皮影”走进央视……
在黄江看来,巴中的优秀文化很多,需要深入挖掘整理,培养传承人,同时也要让巴文化走进基层、学校、社区等,延续巴文化血脉。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15~16日,2017第二届中国“互联网+教育”峰会在江西省上饶市举行。平昌县受邀在峰会上作经验交流。近年来,该县坚持“把教育办好,让教育好办”的发展理念,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均衡的“...
平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