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包装南江黄羊休闲食品
核心提示:
近年来,巴中市坚持绿色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旅游“三产融合”,抓住市场产品这一核心,着力培育绿色产业体系,打响绿色生态品牌,凸显全域产业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构建生态有机绿色农业体系、低碳循环新型工业体系、集约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提升绿色产业群、产品群竞争力,形成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经济增长极。
6月28日,位于巴中经开区大众创业园的巴中泰美克晶片及手机陶瓷配件生产项目投产,项目总投资3亿元,一期建设石英晶片生产线2条,二期建设石英晶片生产线8条、手机陶瓷背板生产线5条。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产石英晶片20亿片以上、年产手机陶瓷背板8亿件以上,实现年产值4亿元以上,年纳税2000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项目从考察洽谈到建成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泰美克的入驻填补了巴中市高科技产业的空白。
泰美克如此“钟情”于巴中,巴中的魅力何在?“巴中的山、巴中的水、巴中的蓝天白云,巴中的人,都成了泰美克选择巴中的理由。”成都泰美克晶体技术有限公司新厂筹建项目负责人周志磊真诚中带着羡慕,“我都想成为一名巴中人。”
触目皆青山,举首是云天。“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巴中人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近年来,巴中市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实施生态化发展战略,着力培育绿色工业、生态农业,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融合发展,绘制出一幅山川变绿人致富、田野如画花果香的生态美景。
绿树环绕的巴城
从贫瘠农田到绿色产业
盛夏七月,连日的高温让恩阳区关公乡西南村的葡萄提早成熟。一串串用纸袋包裹起来的葡萄挂在枝头,成片的葡萄园望不到边,游客在田间地头采摘品尝葡萄,还不忘拍照留念。
西南村是全国第四批“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全村建成葡萄产业园1200亩,辐射带动周边村,达到成片规模4000亩,今年预计葡萄产量达220万斤。
从原来的贫瘠农田,变成了如今的绿色产业,西南村的发展仅仅是巴中市推进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
炎热的夏季,平昌县土兴镇铁城村1200亩青花椒长势愈加茂盛,一串串青花椒挂满枝头,漫山遍野飘散着椒香味。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平昌县做到了。该县利用退耕还林落实3万亩荒坡地用于发展花椒,预计明年全县将有10万亩青花椒投产,可产鲜花椒一千万斤。
近日,记者走进巴州区水宁寺镇龙台村,一片片土地上种满了皂角、丹参等中药材。“村里没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只有在土地上下功夫”。村民说。龙台村“两委”还发动村民发展核桃等特色农业产业,让千多亩土地生了“金蛋”。
立足生态优势,加快绿色产业发展,提升绿色品牌形象,推进绿色价值再造,巴中一直在路上。据统计,2016年,巴中市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通江银耳”“南江黄羊”入围2016年度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价值评估分别升至32.32亿元、33.14亿元。全年新申报认证“三品一标”品牌46个,“巴食巴适”“巴中云顶”营运体系基本形成,农产品品牌市值达8.5亿元,品牌营销企业达45%,经济效益提高12%以上。“巴中绿”正在被具象成一个个品质、口碑俱佳的产品。
从绿色资源到绿色经济
5月27日,由省旅游协会、市旅游协会主办,平昌县政府承办的四川省第八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夏季)平昌分会场暨平昌县第五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佛头山民俗文化广场开幕。从第一届到第八届,全省乡村文化旅游节就有4届在平昌举办,足以说明平昌乡村旅游发展风生水起。
近年来,巴中市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拓展旅游产业空间、延伸旅游产业链、构建“全域旅游”空间格局的重要抓手。计划到2020年底,全市将建成旅游扶贫示范村200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3个、乡村旅游特色乡镇20个、特色精品村寨50个、精品特色乡村旅游经营点200个。
生态环境良好、绿色资源丰富是巴中市最大的比较优势。如何把绿色资源转化为绿色经济,在抓好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强重点景区建设,树立“全域景区”理念,实施“旅游强市”战略,以创建国家级、省级旅游品牌作为提升全市旅游品质的重要抓手,重点推进光雾山、诺水河、空山、恩阳古镇等旅游景区建设,带动创建一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建设国际山地运动、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015年,在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中,巴中市获得32个,其中“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2户、“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5家、“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23人,平昌县被命名为全省乡村旅游强县;成功创建省级特色乡村旅游乡镇2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寨2个,38家“农家乐”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经营点。
巴中市旅游经济在绿色资源华丽转身中硕果满枝。据市旅游局统计,仅2016年,全市全年接待游客2167.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6.2亿元,同比增长28%、27.1%。
从绿色优势到生态工业
在巴中经开区,于去年9月投产的四川三强中药配方颗粒生产项目受到中国医药界高度关注。由国内三大医药巨头——科伦药业集团、恩威集团和太极集团共同发起,剑指中国医药行业蓝海——中药配方颗粒市场。项目总投资22.5亿元,建成后,将实现年产中药配方颗粒3000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利润1.1亿元、税金0.3亿元,解决就业300人以上。
三强中药项目是巴中市在新常态下充分利用本土绿色生态资源发展绿色生态工业的一个缩影。
“巴中发展短板在工业,发展潜力在工业。要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保持发展工业定力,充分放大本土绿色生态资源,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化、生态化、专业化、高端化的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全市上下形成共识。为加快绿色崛起,近年来,巴中市在石墨资源开发利用中展开大行动:组建了秦巴石墨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聘请中科院成会明、哈工大韩杰才等院士为科技顾问,设立1亿元石墨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力争2020年前建成石墨产业专业化园区。今年5月,四川好彩头食品加工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主要生产饮料、矿泉水、糖果、糕点等20多种产品。
近年来,巴中市以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和新能源材料产业“四大成长型产业”为抓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确立发展新优势。新的经济动能正在加速孕育与集聚,新业态、新模式为巴中市绿色工业产业添上了亮丽的色彩。
从电子商务到绿色崛起
近日,一则消息在巴中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9岁的恩阳女子陈林在网上卖芦笋,淘宝销量排到了前十名。
风起于青萍之末,必将大行于江河之上。陈林开网店是近年来巴中市推行电子商务的生动写照。
相较于传统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具有投入少、无污染、占地小、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规模大、绿色环保等优势。近年来,巴中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力量,加快实施电子商务发展“百千万工程”,进一步集聚和培育电子商务企业,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电商交易额的“井喷式”增长,又助推了经济绿色崛起。
2015年5月,出台了《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本地银耳、黄羊等独特优势资源,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建立立足巴中、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本土电商平台。在较短的时间内,“巴食巴适电子商务公司”“天虎云商巴中平台”“钻山甲”“巴中土特礼品网”“金谷汇”等本地实力电商平台相继建成并陆续投入运营。
据市商务局统计,2016年“双11”巴中市商家达300家,以农特产品为主打的“巴中造”产品线上揽金8200多万元,比2015年增长近5倍。其中,尚青食旗舰店、马小白、国盛电商、野蕊蜂蜜等店铺纷纷推出“买三免一”“二件半价”等促销活动,订单一路飙升……
巴中经开区、平昌星光工业园启动了智慧园区建设,恩阳区数字乡村平台实现了全区覆盖,南江县光雾山智慧旅游APP等平台建成并投运,11家金融机构开通网络平台和移动APP,城市公交实现“闪付乘车”……仅去年,全市就累计实现电商交易额170亿元,网络零售额29.1亿元。(本报记者李俊如/文夏雨/图)
■链接
巴中市《四大重点成长型产业“十三五”规划》围绕四大成长型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巴中市《四大重点成长型产业“十三五”规划》重点打造以石墨、生物医药为主的新兴产业,加快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2016年-2020年——
●新能源材料——
建成坪河、尖山两大石墨原料生产基地,高碳石墨年采选能力达到30万吨;完成庙坪石墨资源勘探,进入矿山建设阶段。基本建成石墨产业专业化园区,形成相对完备的新能源储能材料、散(导)热材料和功能涂料三大全产业链体系;建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发挥支撑作用,创新能力提升,实现石墨烯制备标准化、低成本化,石墨烯涂料产业化,石墨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生物医药——
建成西部现代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新兴基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新业态快速催生,产业升级带动效果显著,产业发展体系不断完善。规划期内,全产业链综合经济总产值实现100亿元(中药材种植领域40亿元,药品流通销售领域25亿元,中药材精深加工及药物精华提取领域15亿元,中成药、化学药制剂、保健品、中药日化品生产领域20亿元)。
●机械制造——
培育发展规模以上企业20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到5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利税22亿元。不断更新提升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0%以上,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名牌名标6-7个。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累计完成技术创新投资2亿元,培育发展省级以上技术研发机构4-5个,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0件。广泛应用先进的节能节水节材工艺,加速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确保“三废”排放全面达标,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单位能耗、水耗较“十二五”末明显下降。
●食品饮料——
食品饮料工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自主创新能力强、营养健康、竞争力强的现代食品饮料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饮料类、肉食品类、食用菌及山林食品类、粮油及调味品类、果蔬食品类五大产业。创建巴中区域品牌、行业品牌与名优产品品牌三大品牌。加快建设西部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认证中心、国家酒类监督检验中心-川东北分中心、秦巴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秦巴农产品仓储物流中心四个中心。打造西部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基地。
《巴中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推动传统产业迈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
《巴中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旨在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步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计划用三年时间,推动传统产业逐步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迈进,实现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2016年-2018年,实现传统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从2015年的416亿元增长到550亿元,年均增长9.7%左右。实现产值增量134亿元,技术改造增量330亿元。传统产业进一步改造提升,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骨干企业加快做大做强,新增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工业企业6家以上;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新培育省级以上技术研发机构5家以上,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新增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15件以上。质量品牌发展引领成效显现,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明显增强,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更新提升,超亿元企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50%。创建省级以上名牌名标10个以上。传统产业集约化、节约化、低碳化生产水平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5%以上,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新闻推荐
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 把帮扶政策落到实处 何平到巴中经开区平昌县暗访脱贫攻坚工作
(记者李云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基层。6月29日至3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平先后前往巴中经开区、平昌县暗访脱贫攻坚工作,现场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在巴中经开区奇章街道办事处楼台村,何平先后...
平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